观音灵签第57签:董仲寻亲 吉凶宫位:中签丑宫

诗曰:说是说非风过耳。好衣好禄自然丰。君莫记取当年事。汝意还如我意同。

注:好衣本作好交。好指珍惜。

诗意:此卦孩儿见母之象。诸事贵人大吉也。

解曰:所用谋望。皆大欢喜。从公用力。如子逢娘。

详解:是与非就把它当成耳边过风,目前哪里有什么好顾虑的呢;你别忘记以往种种发生的事情,我们的想法依旧没有差异。 选用谋望,皆大吉昌,从心恳切,如子见娘。此签好子见娘之象,凡事遇贵则吉。 本签者好子见娘之象。凡事能遇贵人则化吉也。凡遇事可受贵人扶之。提携之后可成。必为其人所敬仰。一倡百和者。事事可以成功。好衣好禄日当空。易言之。选用谋望皆大吉昌。从心恳切。如子见娘。 此签有”随机应变”之意。鼓励当事人,积极表现。有些人很懂得如何随机应变,有时连身边看似不起眼的物事,都可以适时拿来运用,成功地为自己加分不少。须知很多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要能够把握契机。即使看似希望渺茫,但仍值得一试,说不定就此一举成功。在自己本身方面,凡事勿预设太多立场,不要太悲观,所谓”因地制宜”,配合环境、人事,适度地调整做人处世的态度。应勇于尝试,不要太固执而一成不变。

仙机:家宅:不安。自身:平平。求财:顺。交易:成。婚姻:合。六甲:女。行人:阻。田蚕:就。六畜:损。寻人:难。公讼:宜和。移徙:守旧。失物:空。疾病:祈福。山坟:吉。

观音灵签57 观音灵签解签57: 董仲寻亲观音灵签解签

观音灵签第57签:整体解签

若听到是非,当是耳边风。当前生活安足。当记取经验教训。你还同意我的意思吗?

本签精髓:如子遇母般得到依靠或协助。

凡事做事:若听闻到些什么耳语、消息,不要随之起舞,只要安于当前的丰衣足食生活即可。还应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这也是你自己可以理解的。

爱情婚姻:若问姻缘事,幸福没话说,妻子如大姐,丈夫如阿爸。若欲追求他,主动去开口,如子向母求,如此即顺遂。追偶当注意,话多要承受,当是关心咒,这样就快活。若他碎碎念,或当耳边风,相处既安足,何计话太多。若爱临分手,只因口角多,听话太执着,好话能复活。若遇第三者,眼当看不见,安足己生活,此事不用愁。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工作问前途,求职贵人助,工作上司护,安定又舒适。事业问未来,生活虽烦碌,亲友来协助,幸运好家在。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竞试问功名,传闻一直来,此事忆经验,平静更实在。升迁有无望,耳语传不断,安定己心态,随缘去和来。

投资理财:财运有多少,安足过生活,衣食不欠缺,莫随人耳语。

经商生意:经商谋营利,稳定小收入,开销不用愁,如此应满意。

房地交易:房地欲求售,主动去行销,广告要足够,主顾来爱护。

治病健康:此病如何治,此病常起落,苦恼尽力丢,宽心而生活。是非当耳风,或当加持我,享受正当下,心开病自开。

转换变更:不顺欲求变,如今正适可,莫听耳语走,安住现生活。

求孕求子:欲孕如何做,心情要安定,坏话莫执着,心定孕即定。

官司诉讼:官司伤精神,莫因口角争,安享己生活,此讼尽量和。

寻人寻物:寻物亦费心,不寻更宽心,物去随他去,把他给忘记。

远行出国:欲求出远门,此做乃多馀,当下即安足,邦内好好过。

签诗故事一❃ 董仲寻亲

董仲是汉朝董永的儿子,是天上仙女下凡来和董永结合而生下来的。后来仙女帮助董永还债赎身之后,就回到天上去了。

年纪到了七岁的董仲,由于没有母亲,因此常受人羞辱,就想要找母亲。

由一先生的指引,董仲于七月七日这一天,到太白山上去找,仙女出现终于见到母亲。

签诗故事二❃ 董永卖身

汉朝,董永,千乘人。年少失母,独自养父亲,流浪住在孝感。

后来父亲死了却没钱埋葬,就向人借钱一万,但日后却无钱偿还,就卖身作奴隶。埋葬完了,债主要董永每日砍柴一担、挑水四担、锄田六七亩,非常辛苦。

有一日董永上山砍柴,疲倦睡着了。上天看见董永的孝行,就差遣仙女下凡和董永成婚。

董永醒来看见仙女,怕她是妖精,要逃走。仙女拦住他说:“我没有父母又无依,想和你结为夫妇。”

董永见此女身世凄凉,就带回家。

债主责备董永拐带妇人,恐怕会连累主人。

后来暂留该女,遍访四方家庭并无走失妇人,才答应董永成亲。

董妇在一百日内织得五十丈的丝绸,剪一半到市场卖,换得银子帮董永赎身。

后来又进贡丝绸,皇常帝封董永为进宝状元。

仙女说,上天会赐你儿子,小孩三岁时就送来。(仙女回天上)。

后其子十六岁中状元。衣锦还乡。

(董永得仙女之助,如子得母之依靠。)

签诗故事三❃ 宁戚饭牛叩角(宁戚扣角)

宁戚,姬姓,宁氏,名戚,春秋时期卫国人。

齐桓公二十八年,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于是做商旅,驾车至齐国,傍晚在城外休憩,遇上桓公在郊外迎接宾客,宁戚在车下喂牛时,悲戚地望着桓公击牛角唱歌。齐桓公求贤若渴,慧眼识才,一经交谈便认定宁戚是难得人才,命人载回而重用他为相。

(在此指宁戚自我推荐,找到期望中的事业,与得到赏识,有如子见母般的喜悦)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