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灵签 第九十三签 癸丙 中吉

诗曰

春来雨水太连绵,入夏晴干雨又愆;

节气直交三伏始,喜逢滂沛足田园。

【关帝灵签现代白话文解签】

解曰

春天多如意,夏天却乖张,直到三伏之后方安泰。

问谋望,中有阻滞,后必安康。

问诉讼,反覆,久方决。

问疾病,欲求安,候三伏。

问婚姻,宜细审可成。凡事不可强求,静以安身。

断曰

运势:平稳之时,先难后易,勤之必有,多方力行。

家庭:人人勤奋,家道清吉,如能合谋,必成支军。

财利:目下平平,求之有应,不必自误,珍惜时运。

事业:凡百谋望,目下待秋,必有转机,暂守之可。

升迁:身心俱惫,先调吾身,时至花开,切勿焦躁。

姻缘:姻缘难匹,缓即可成,敬之如宾,终能偕老。

考试:多年埋案,终获出头,一时得偿,宜惜些福。

健康:悉心调养,幸得新药,家人悉心,终获治痊。

远行:守之可耶,目下不宜,时局动荡,见机行事。

诉讼:息讼为要,斗之双方,皆为败家,赢者仲介。

失物:失于东方,耐心寻觅, 必可回手,嗣后小心。

【关帝灵签传统版解签】

圣意

财聚散、病反覆、欲求安、侯三伏、事进退、宜作福、婚可成、慎往复。

解曰

此签谋望。起首及中间不免阻滞。末后方得顺利。如春天雨水多。亦不为好。夏天晴干太甚。亦属急迫。一旦时雨滂沱。顿觉生机勃勃。喜出望外。人久困得时者 。似此景像。岂非盈虚消长之听乎。自然吉凶祸福之主于气数者乎。

释义

春雨连绵。正二三月平稳。入夏晴干。四五月间欠利。三伏。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初庚为末伏。喜逢滂沱。望雨者。至此时甘霖沾足。谋事 者。至此时机缘随意。应在庚日。及六七月之交。虽多龃龉。终有成就也。

解签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连绵的春雨一直下不停,到了夏季时,却又干旱无雨,实在是时运不济,春天洒下的种籽,因为太多的雨水,无法完全生长,到了夏天成长的 时期,须要较多的雨水,反而又干旱,势必今年的收成会有影响,好不容易到了仲夏时期,节气转换之时,来了场滂沱大雨,有久旱逢甘霖的意思,足以滋润干涸的农作物,解决 了危机。

东坡解

盈虚消息、天道之常、春多如意、夏却乖张。直交三伏、时运方昌、财多积聚、事事平康。

碧仙注

雨后久晴晴又雨、吉凶反覆皆如此、艰危正值倒悬时、恰有天缘方在迩。

【占验】

一人问终身,占此。自解曰:“四十一岁后当大发。”人问故。曰:“夏至三庚入初伏,四庚中伏,五庚三伏。我庚申生,十一庚午,二十二庚辰,三十一庚寅,四十一庚子,是五庚也。非三伏之始乎?”后果然。

【相关故事】

邵康节定阴阳

宋•邵雍,字尧夫,谥康节。精先天河图术数,著太极图说。祖方士陈摶之学,复定阴阳,推八卦,著皇极经世。初,王拱辰领伊洛,以雍应诏,除主簿,不就。熙宁二年,呂诲、吴充复荐,除推官,仍辞。年六十七卒,赠著作郎。元祐中,韩维清再奏请,谥康节。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