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灵签 第七十七签 辛庚 中下
诗曰
木有根亥水有源,君当自此究其原;
莫随道路人闲话,讼则终凶是至言。
【关帝灵签现代白话文解签】
解曰
有口舌,必须慎言。凡事谨慎,不要浮躁,不可轻信人言,宜多做省察工夫,自可免灾。
问诉讼,尤当戒。
问疾病,宜禳解。
问婚姻,欠 理想。
断曰
运势:命运乖舛,劳而无功,时命致之,不是尔拙。
家庭:人之进步,心存正直,先积吾德,方至福海。
财利:试之以 小,损失亦少,不宜贪婪,否则堪虞。
事业:全世风靡,皆是如此,不是汝拙,是世景迫。
升迁:修吾身者,切改妒心,本性可去,宜慎行动。
姻 缘:万万不可,世间异类,设法分手,不可动武。
考试:虽志功名,似乎已绝,杂务之多,无法专心。
健康:自吾修身,且自新之,作福祈安,必有 痊愈。
远行:为人厚道,人人景仰,贵人扶之,事事可成。
诉讼:天理在前,行之方可,否则两败,仲人获利。
失物:去者全毁,是警惕者, 不可不戒,否则再失。
【关帝灵签传统版解签】
圣意
讼当戒、病宜祷、名不利、婚难老、口舌防、行人到、凡事谨、莫轻躁。
解曰
此签戒宜谨让。凡事准情酌理。探取根源。自能明其是非。审其进退。切不可听傍人言语。妄构讼端。讼必有凶祸在后。至此时悔之晚矣。何如慎之于先之为得也 。凡事宜止不宜进。宜解不宜结。宜静不宜躁。占者慎之。
释义
木有根而畅达。水有源而流长。物理有之。人事亦然。如善为福之原。仁为寿之原。读书积蓄为名利之源。得其原而万事理矣。最人所宜究其心也。若歧路悠悠之 口。常诬妄不可信。倘一时通听。至涉讼端。必屈于理而左于计。此终凶之道也。人可不慎于始乎。
解签
树木必须扎下深根,才能稳稳地树立,潺潺的流水也要有个源头,河流才能源源不绝,这是天地万物不变的道理,必须自己探究其原因,去恶从善则能趋吉避凶, 为人仁慈则能长寿。千万不要道听途说,傍人在耳边劝说,似乎是有道理,其实都是巧言令色,如因此而涉诉讼,则有厄运,千万要记得,不可涉及讼事,关起耳朵,不要听别人 的小道消息,从根源修德行善,才是最根本的道理。
东坡解
祸因恶积、当究其源、最宜向善、病保安全。自当谨慎、勿信人言、若有偏徇、祸不踵旋。
碧仙注
口是祸之门、人言总见真、公庭无一字、谨守福随身。
【占验】
一士人占功名,得此。迟数科至甲子始中,应首句也。后谒选官至司理,因断獄受贿而败,应第四句也。
又一人先习儒,後习贾,因当家生理不定,欲觅別途。迨占此签,始仍举业,不数年果入学,克绍乃父书香。此上二句之应也。
【相关故事】
呂后害韩信
汉之得天下,信功居多,初封齐王,后改封楚王。高祖复疑其反,乃伪游云梦,执归京师,降封淮阴侯。信以失职怨望,羞与绛灌等为伍。会帝亲征陈豨,家奴上变。呂后乃与萧何定计,诱信入朝,竟斩信于未央宮,夷其三族。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