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灵签 第六十八签 庚辛 中吉
诗曰
南贩珍珠北贩盐,年来几倍侦财添;
劝君止此求田舍,心欲多时何日厌。
【关帝灵签现代白话文解签】
解曰
东坡解:“谋望既遂,利亦倍收,贪心不止,必获后忧,知足不寻,可乐优游,凡事如意,可休则休。”。
断曰
运势:平而稳时,久之安宁,不宜猛冲,反而赔本。
家庭:先修吾身,切勿欺人,求神住祸,添丁进财。
财利:目下平平,时运届至,是转机时,方可把握。
事业:孜孜不倦,毫无怨言,可钦可佩,必有所获。
升迁:修吾身心,调适己身,必能适望,必可保安。
姻缘:姻缘天定,不宜强求,合自天神,顺乎自然。
考试:有志功名,可贵之至,衡量自吾,必有成就。
健康:幸遇华陀,悉心调治,又有孝子,必可治痊。
远行:暂看时局,出之未利,何必强行,守之可也。
诉讼:兴不得讼,伊人横霸,不可理喻,小心应对。
失物:耐心觅之,觅之有望,终获回来,嗣后警惕。
【关帝灵签传统版解签】
圣意
讼已胜、莫再战、名已成、勿再问、婚已定、病自散、行人归、且安分。
解曰
此签劝人知足不辱。知止不耻之意。凡人前事谋为。既已遂意。现在境地。亦可粗安。即当持盈戒满。自守清静。就此求田问舍。自得安常处顺之乐。若贪多不已 。终无厌足。不唯自取烦劳。有不更招意外者乎。进退行止之几。当自决之。
释义
贩珠贩盐。言前时谋为多端也。货财倍添。则可以少休矣。求田舍。乃退守者所为。劝君止此。言当为此退守之计。庶可免咎。心欲多。心中贪求不已也。厌。足 也。贪多者。足愈不足。岂有止息。不至倾覆祸患不止。所以深戒之也。知者务为恬静。则亨贞之道矣。
解签
具有相当好的生意头脑,这几年来得到不少的利润,但也养成了不小的野心,奉劝你适可而止!不如放弃营利,就此退回田野生活,则可过着安居顺遂的生活,人 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心愈贪,则越显得不足,永无止息之日,如此下去,则会因贪而招来厄运,不到败光家业,厄运是不会停止的。须多深思,此时是必须急流勇退的最佳时机 ,回归恬静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东坡解
谋望既遂、利亦倍收、贪心不止、必获后忧。知足不辱、可乐优游、凡事如意、可休则休。
碧仙注
人事茫茫历世艰、得宽闲处且宽闲、倘谋富贵无知足、并惹愆尤自往还。
【占验】
一生占科举,不得,是“止此求田舍”之应也。
【相关故事】
钱大王贩盐
唐·钱镠,临安人。微时,以贩盐谋生。值黄巢乱,以乡兵破走之。又以八都兵讨刘汉宏,破越州以迎董昌,而自居于杭。及董昌反,镠执之归杭。昭宗拜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朱温纂唐,封为越王。传至孙忠懿王俶,乃纳士于宋。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