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灵签 第五十六签 己己 下下
诗曰
心头理曲强词遮,直欲欺官行路斜;
一旦丑形临月镜,身役宪网莫咨嗟。
【关帝灵签现代白话文解签】
解曰
自己理曲,还要强词夺理,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只想用欺骗的手段来走非法的路子,一旦事情败露,身投法网,接受法律制裁,则后悔也来不及了。
断曰
运势:虽是低谷,天无绝路,出路有一,寻觅可耶。
家庭:人丁分散,时势所趋,但谋合者,必须为之。
财利:时运未至,徒劳无益,多方研习,以待来时。
事业:押之皆失,不为汝拙,是局势也,叵馁志耶。
升迁:身虚心乱,调吾身心,注意调适,不可勉强。
姻缘:不宜结也,两姓不合,宜速分去,以免误己。
考试:无望之时,宜改行去,一技之长,可享终生。
健康:一时突发,所幸速往,大国手救,留得一命。
远行:得待运至,方可出之,出之获利,即回可耶。
诉讼:不宜再论,论即败兆,一时之忍,得万世宁。
失物:失于阳方,恐难回手,是警讯也,添新可耶。
【关帝灵签传统版解签】
圣意
莫兴讼、勿求财、病有崇、行人回、婚宜慎、难信媒、行正直、免凶灾。
解曰
此签主有瞒心昧己之事。官非口舌之灾。始时诪张为幻。希图幸胜。一旦水落石出。机关破露。致遭刑宪之累。自作自受。理所应得。复自嗟叹何益乎。凡有机事机心。及早悔悟免祸。
释义
理曲词遮。明明不循道理。虚言粉饰。是自欺也。更欲欺官行邪。乃是健讼斗诈之谋。则欺人矣。总之皆是欺天。天鉴不容。丑恶自露。临月镜。言如月之光明。镜之澄彻。岂有遁形乎。于是法律不容。自投罪网。害人终自害。悔无及矣。人慎毋坠此孽障哉。
解签
虽然心里知道理由不够充份,但仍然以花言巧语在遮饰,此种个性易惹官非,就算在公堂之上,照样自圆其说,欺官骗上,并非自认有理就会赢,毕竟夜路走多了,还是会露出马脚,可以骗别人,但无法骗自己,一旦事迹败露之后,所有罪刑都原形毕露,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到时不必怨叹。如果能从现在起有所改变,以真心相待,相信必可免除一场牢狱之灾。
东坡解
心邪理曲、饰词欺公、明镜照破、必致终凶。何如退步、正直是从、庶免其祸、可保厥躬。
碧仙注
讼累皆由自己招、十场烦恼九场焦、不如退步求安静、只把明香向佛烧。
【占验】
一生占入学,后果与选。
又一生占科举止考,虽见遗,后遗才收录。盖“应身投宪网”之句也。
【故事】
王枢密奸险
宋•王钦若,字定国,官至枢密,封翼国公,谥文穆。仁宗尝谓辅臣曰:“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澶渊之役,辽已大震,寇准请乘破竹之势,以复燕云。钦若妒功,乃以孤注阻之。真宗竟许辽盟,使宋终失燕云。钦若之罪也。”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