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72签:王莽求贤 吉凶宫位:中签辰宫
诗曰:养蜂须用求他蜜。只怕遭触尾上针。须是眼前有异路。暗惊深如荆棘林。
诗意:此卦结蜂采蜜之象。凡事劳心费力也。此卦求甜得苦之象。凡事防范灾殃也。
解曰:事须仔细。不用强求。结蜂采蜜。有甚来由。
详解:取蜂的原因是为了得到蜜汁,但还是担忧会遭其尾刺所伤;即使表面上看去仍有不同的途径或方法,谁知暗地里却仍然布满了荆棘。 事须仔细,不可强求,如蜂采蜜,着其由来。
本签示之于弟子曰。事须仔细不可强求如蜂采蜜着其由来。事后遂意。皆祖宗积德之所致。若能顺理而行。益加 倍植。则天之报施。凡事先苦后甘之象。必须忍耐。否则无由成功。由忍一字。将有转凶化吉之时。 此签有”寄人篱下”之意。意味当事人,凡事忍耐则吉。我们常常有”人在屋檐下”之叹,总觉得抱负无法伸张、或不得不为某些情况折腰。但所谓”山不转路转 ,路不转人转”,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换个角度、逆向思考,心境就能改变。在现实环境受限、不允许大幅度改变时,不妨忍一时,勿在此刻做下任何草率冲动的决 定。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情,而不是轻易地被环境或人事所影响。坚守岗位、做好份内之事,相信必有时来运转之日。
仙机:家宅:欠利。自身:防。求财:阻。交易:迟。婚姻:阻隔。六甲:虚惊。行人:迟。田蚕:少收。六畜:少收。寻人:难。公讼:亏。移徙:莫动。失物:凶。疾病:设送。山坟:败。
观音灵签第72签:整体解签
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利益。此事险中求。第三句:虽然有另外的做法虽然事情有另路可走。第四句:只是事中还是有意外
本签精髓:刀口吃蜜。
凡事做事:事有险逆,就如在蜂身取蜜,随时有被螫可能。想要在他身上得好处,恐会遭蜂螫。虽然另有门路,仍得小心有荆棘。当遇到困境时,善于做人可以化解。或者,提升专业能力,或提升毅力、耐力,也可以让你通过难关而出头天。
爱情婚姻:单身求姻缘,爱情若欲安,先练铁布衫,蜂螫避刺伤。仪者可否追,情海是历练,但防中有阻,或防意外曲。交往已多时,可否结凤凰,事外有插曲,过程有困难。若爱已分手,复合或有望,苦难却未完,劝汝止谋求。夫妻问未来,当前口舌伤,未来还是难,人生是挑战。婚姻有困难,欲换郎或娘,即便是如此,荆棘却没完。若得此情签,困难是业障,持戒更修德,忏悔以改善。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求职问前途,过程有风险,小心遭剥削,更防遭上当。工作问运途,途中有难处,人缘与能力,可解此难题。事业问前途,羊毛出羊身,获利险中求,难免会受伤。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竞试问功过,其中有险难,虽有另门路,事中仍不安。
投资理财:经营能否顺,路途有荆棘,做来易损伤,小心应对之。
治病健康:此病如何治,此法有副作,他法亦有险,治病当治根。
转换变更:不畅欲求变,为利冒风险,总想他处去,再换亦如样。
求孕求子:生育有无望,怀孕易流产,孕事有惊慌,祈佛消业障。
官司诉讼:官司问结果,过程理不彰,虽求他门路,总是有损伤。
寻人寻物:失物欲寻回,寻之费心血,即使失物在,宝贝还是坏。
远行出国:远行求前途,此路不好走,途中多荆棘,意外小心防。
签诗故事一❃ 王莽求贤
西汉时的王莽家族,可以说是豪门世家。他父亲虽然早死,但他的几个伯父、叔父在汉成帝时,一个个出将入相、封侯受赏,王氏一门可谓显赫至极。
但王莽本人的小家庭却是寒微之极;父亲早逝,只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周济生活。但也因为如此,让王莽从小就养成、练就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本领。无论心中多么难过或气恼,但在亲戚长辈或外人面前,他都表现出十分愉悦、平和的样子,因此颇为宗族中众人赏识。
有一次,他的大伯父病重,他得知后跑来,守候在病人床前,端药送水,守夜看护,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蓬头垢面、惟悴不堪,简直比病人还“病人”,比亲儿子还“亲儿子”。对此,台族上下无不夸赞,纷纷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于是汉成帝封他一个新都侯称号,并命他任宫中侍卫,成了皇帝身边一位近臣。地位高了,权力大了,但王莽从不露出半点骄矜懈怠神色,反而益发谦恭有礼,一方面广为结交公卿将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赈济穷贫、轻财好施。
而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常常吃荤菜,更不穿长袍大袖的礼服,只一身短打扮。于是朝野众人一致以一个“贤”字称赞他。
后来,他的叔父、大司马王根病逝,临终举他以代。皇帝及众大臣都认为他最适当不过。于是,才仅仅三十八岁的王莽,便做了掌握全国最高军权的大司马。
(本故事喻,善于做人,可以让你摆脱“蜂螫之难”,且如愿以偿得到理想。)
签诗故事二❃ 刘智远打磨房
智远姓刘(或刘知远),名暠。五代时,沛县沙陀村人。
幼年丧父,随母改嫁,被继父逐出家中,流落荒庙,后被同村富室李大公收留。李大公见智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智远。而李三娘的哥哥李洪一及其妻子却嫌贫爱富,坚决反对招赘刘智远。李大公不听,还是招赘了刘知远。不久李大公夫妻相继去世,李洪一夫妻便百般虐待刘智远及李三娘,要他做杂役,和下贱的杂事,包括清除磨坊等。
李洪一夫妻厌恶智远夫妻两人,就令智远去看瓜园,以让瓜园中的瓜精害死智远。而智远战胜了瓜精,并得到了兵书和宝剑。智远知道家中已待不下去了,便告别了三娘,去分州投军。初在岳节度使麾下做一更夫,后来岳也看出智远有帝王之相,便招赘智远为婿。后刘智远屡立战功,加官进职,一直做到九州岛岛岛安抚使。
(本故事喻,“蜂螫”的日子难不倒有志、有才、有福之人。)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