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71签:文君访相如 吉凶宫位:中签辰宫
诗曰:认知仓龙十九卫。女子当年嫁二夫。自是一弓架两箭。切恐龙马上安居。
注:认卫有作谁知苍龙下九衢。
诗意:此卦一弓架两箭之象。凡事再合则吉也。
解曰:不出重重。事由天命。振六中开。切宜谨守。
详解:谁能知道爱妾会碰上强权,让小女子在那时嫁了两个丈夫;这乃是犹如一支弓搭上了两支箭,又好比驾龙驭虎,左右逢源。 不审不审,事由天命,辰午中间,切须谨慎。此签一弓两箭之象,凡事改变大吉。 本签之示意者。一弓两箭之象。凡事改变则大吉者。骑龙跨马上安居。凡事切莫堕志。修心向善去。自有好处。目下虽略困。但是。终必逢时。但勤劳。人事己尽 天理。无不准。易言之。不审不审事由天命辰午中间切须谨慎。 此签有”众志成城”之意。提醒当事人,团结力量大。人往往为了理想努力去实现,但同时也要兼顾现实面、而不得不蜡烛两头烧,既无人能了解,还可能被误解 。在此情境之下,心里会觉得非常疲惫。须知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并愿意去实行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既然想去做了,抱定的这股坚持与冲劲,当然要持续下去。 但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有时与其自己单打独斗,还不如集思广益、汇聚众人的力量,来共同完成一件事。这个人如果做不到的地方,那个人也 能立即过来补足。大家有志一同、齐心协力,相信必能让事情推动得更加顺利。
仙机:家宅:损失。自身:是非。求财:劳力。交易:谨防。婚姻:再合。六甲:先虚后实。行人:阻。田蚕:晚收。六畜:损。寻人:见。公讼:亏。移徙:改。疾病:禳星。山坟:改。
观音灵签第71签:整体解签
自己的事或人,遭到他人夺取。此事的应对方法有多种。往后来回奔走两处。第三句:在此种状况下安居。“认知仓龙十九卫”,有作“谁知苍龙下九衢”。苍龙:青色的龙。青色的马。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本签精髓:两边应付。
凡事做事:由于原属自己的人或事,被他人夺取,后来演变成要在两地、两事或两人间而生活。各种谋问,此签代表,你也许将两头跑,两边应付。此事的处理方法有多种,若不想两头跑者,可以先事预防,或另行处理。
爱情婚姻:单身问姻缘,君缘比人多,佳人一一来,汝有多个偶。若刚分手者,来若交新欢,旧偶亦回头,届时两头跑。分手欲挽回,挽回没问题,只是他又有,此成三角恋。仪者可否追,此君已有属,若汝再而求,一人有两侣。若是已婚者,此乃双偶命,来回两人间,以此而生活。总结此签卦,一人有两伴,非你就是他,自估即知谁。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工作或事业,两地间生活,两事间发展,切恐此奔波。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考试问结果,录取或许有,届时恐奔波,两地来回走。升官有无份,若是得升迁,工作两头跑,以此而度过。
投资理财:投资问成果,理财两边押,来回两边作,劳苦有赚头。
经商生意:经商怎么做,生意两边投,辛苦而经营,这样也可行。
房地交易:房地要卖出,主顾两边来,安排好前后,以免闹风波。
治病健康:疾病可否愈,多病而围绕,修行治百病,持戒及除恼。
转换变更:事况求转变,变否自决定,变后恐忙碌,事情两边跑。
求孕求子:身孕问前程,得孕没问题,届时得双胞,一次顾两人。
官司诉讼:官司问结果,此讼很不利,两面受敌之,亏输成定局。
寻人寻物:失物可否还,寻之能见物,物主现两人,此物竟属谁。
远行出国:远地问发展,来回奔波劳,事该怎么做,自行打点好。
签诗故事一❃ 文君访相如
卓文君为四川临邛(邛,位于四川省西境)巨贾卓王孙之女,精通音律,有文名。十六岁时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返回娘家寡居。
有一天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里赴宴,得知卓文君新寡,便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倾吐爱慕之情。卓文君早就对司马相如有所耳闻,而这次宾宴更是使其对司马相如心动。另一方面,司马相如在宴席结束后,他马上花重金收买了卓文君的贴身丫鬟,让她转达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慕。卓文君通过丫环知道司马相如爱慕后,马上奔赴到司马相如所住的驿站,司马相如见卓文君到来,也立即带着她连夜私奔逃到成都老家。
在成都时,夫妇二人一贫如洗,只好回临邛开小酒店为生,卓文君卖酒,司马相如洗碗,生活清苦。卓文君之父卓王孙得知后,在朋友劝谏下同意与资助他们,才使得司马相如得以和卓文君返回成都生活,后来成为富人。
签诗故事二❃ 貂蝉从王司徒计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掌理教化的官名)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婵与西施、杨贵妃、王昭君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