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21签:李旦龙凤配合 吉凶宫位:上签辰宫
诗曰:阴阳道合总由天。女嫁男婚喜偎然。但见龙蛇相会合。熊罴入梦乐团圆。
注:熊罴入梦本作熊熊人萝
诗意:此卦阴阳道合之象。凡事和大吉也。
解曰:谋望从心。婚姻孕男。资财进益。更利田蚕。
详解:阴阳和合因果交替循环,这是自然不变的道理,男女之间的姻缘婚配难道只是巧合?且看龙腾蛇行交会之时,吉梦维何?维熊维罴,这是很好的吉兆啊。 营谋皆遂,婚姻孕男,资财积聚,更吉田蚕。此签阴阳道合之象,凡事和合大吉。 阴阳道合之签也。凡事和合而大吉者。君逢此为上吉之运。凡事渐获进步。惟不可欲速成。更不得存有欺人之心。今之形成者。获来不易。佳境之时。宜更修之。省之。积吾善可也。易言之。君之今。营谋皆逐。婚姻孕男。资财积聚更吉田亩之收。 此签有”一探究竟”之意。鼓励当事人,保持旺盛的好奇心。须知很多事情虽然看似错综复杂,但详加深入了解之后,便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凡事穷究源头,用心体会、细心观察、深入探讨研究,必能看出其中的奥妙,进而消化吸收之后,转为自己的一套做人处世之道,再推己及人。唯有自己亲身去尝试、体悟出来的道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
仙机:家宅:安。自身:利。求财:有。交易:成。婚姻:合。六甲:男。行人:至。田蚕:兴。六畜:兴。寻人:见。公讼:有理。移徙:昌盛。失物:得见。疾病:遇良方。山坟:大吉。
观音灵签第21签:整体解签
阴阳的会合、协调,有一定的天数。如今能够调和,这不是偶然。龙蛇,代表龙、蛇年。或阴历三、四月。龙蛇也代表身分贵贱的双方也调和。熊罴入梦:生男之兆
本签精髓:阴阳调和,就在龙蛇。
凡事做事:本签喻,盼望整合之事,总有先天命数,在龙蛇之年或月,将运动起来而会合、平衡、协调。本签代表,阴阳两边进入平衡、和谐的状态。阴阳只是两个代号,代表人、事、地、物的双方。意即相对的两方,今后进入调和状态。
爱情婚姻:若问姻缘何时来?相逢非偶然,姻缘天注定,相逢百花间,或在桐花前。
若问心仪对象可否交往?或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结婚?若逢龙蛇年,或逢三四月,相逢即姻缘,亦是君之爱。
若爱情、婚姻面临分手、困顿,问挽回或关系和好?困情欲挽回,且看辰巳月,多些恩情义,永保此佳缘。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若问求职?工作就要来了,阴历三四月是寻获良机。将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若问工作、创业、事业前途?原本人与事不契和,而今后开始好转,能做的更顺遂了。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属于你的时代就来了,今后各项竞试都能顺遂,随意发挥而有斩获。
投资理财:盈亏、输赢、涨跌的转变时机到了,可望在阴历的三四月,就是转变的时机了。是买还是卖,则要自行判断。
经商生意:若问生意者,阴阳调和也代表盈亏平衡,所以这是你当注意的。
房地交易:阴阳交接平衡,也代表买方和卖方可以相逢,也因此而能成交了。
治病健康:久病遇良方,健康可好转,来日仍需养,心宽则身安。
转换变更:阴历三四月是你转变的良机。
求孕求子:阴阳会合时,孕事逐亨通,在龙蛇月日,一合能孕男。此签也代表,想生男则得男,想生女则得女。
官司诉讼:公颂能得理,和解更吉昌,留下恩情义,来日更顺畅。
寻人寻物:失物可相逢。
远行出国:远地发展能遇到和自己契合的机缘。
签诗故事一❃ 李旦龙凤配合
李旦为唐睿宗,武则天登基,皇帝贬作平民,流落乡间,巧与胡凤姣相遇,结为夫妇。民间传说,他们二人手上各有半个从胎带中取出的方印,经过“斗印”证明能合一,而结为夫妻。
(龙指睿宗,凤指胡凤姣。喻婚姻由天也。)
签诗故事二❃ 邵康节定阴阳
邵雍,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相传有一天,邵康节进入梅花园赏花时,偶然见两只麻雀在枝头上争吵,后又见此二雀忽然争枝坠地,邵康节看到此种现像,觉而怪之,即运用其心易神数,认为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见二雀无故争枝坠地,怪哉?因觉有事而占之,随后向园主说:“明日当会有一邻女来攀折梅花,请勿叱责她,恐邻女惊恐自梅树跌下,有伤足之虞。”,事后果然应验。后之学者因认为此卦例特殊,竟能断出与卦题不相干之事情来,为别种占法所不及,才将此种断法命名为『梅花易数』。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