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师灵签 第三十八签

〖诗偈〗

重新整顿旧家风,和气薰蒸溢满堂;

恰似暗中逢月皎,反祸祯降福更丰。

〖典故〗

吕蒙正回家被奸陷害;刘备东吴招亲。

〖签诗故事〗

吕蒙正回家被奸陷害

吕蒙正(944~1001),北宋名相。据民间戏曲故事,吕出身贫寒,曾经住过瓦窑、寺院投斋.备受凌辱。后来高中状元,官居宰相。吕蒙正以敢言著称,因此得罪权贵,多次被奸陷害,削职回家,但不久又被皇上起用,先后三次任宰相。

〖签诗故事〗

刘备东吴招亲

刘备故事见《三国演义》。刘备取得荆州后,声势日大。周瑜讨不得荆州,怀恨在心,便心生一计,以吕范为媒,请刘备到东吴招亲,娶孙权之妹孙尚香,待把刘备回到东吴,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再使去讨荆州换刘备。周瑜此计甚妙,但瞒不过诸葛亮。他将计就计,让刘备到东吴招亲,派赵云护卫。临行时,唤赵云近前,附耳说:“汝保主公人吴,当领此五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刘备、赵云一行人到东吴后,依照这三个锦囊妙计,处处化险为夷,非但没有被周瑜囚禁,反而真正做了东吴快婿,还把孙尚香娶回荆州。真是“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