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师灵签 第八签
〖诗偈〗
接迎仙客归丹阙,玉佩叮当声不绝;
晓来雨霁又虹消,好看中秋一轮月。
〖决明〗
大命平安,发货有利,六甲生男贵子,交易顺意,谋事有成,寻人自回得见,功名有望,求财十分,灶君大吉,占雨有雨,求官得任,生理大吉利市,失物月中在缓就无,移徙大吉,病人平安,官讼和吉,月令大吉,五谷丰登,出外大吉,六畜兴旺,婚姻成就,作事有感,家宅平安,尾景平安,考试有中,岁君平安,风水大吉,来人月中到。
正月上中,二月上上,三月上中。(百事称心,万福来迎。)
四月上中,五月上中,六月上中。(诸事如意,大吉利市。)
七月中平,八月中平,九月中平。(凡是如意,不必猜疑。)
十月上中,十一月上上,十二月上中。(一切安好,四季平安。)
”中秋最上,月光为上,月晦为下,雨天阴晦为下。“
〖典故〗
王母仙桃会八仙赴会。
注:王母娘娘仙桃大会可谓“百事称心,万福来迎”。
〖签诗故事〗
王母仙桃会八仙赴会
王母,又称西王母,古代传说中的神名。据《西游记》载,“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盛会,请来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殿各宫大小尊神,一齐赴蟠桃嘉会。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