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师灵签 第五签

〖诗偈〗

石室藏珠并隐玉,百年家道丰盈足;

谁识韩公拜将相,忘记昔日偷瓜粟。

〖决明〗

风水有灵,走失自在,求财十分厚利,六甲生男,灶君平安,移徙大吉,移宅大吉,大命大吉,出外平安,生理大吉,婚姻成就,家门平安,月令大吉,学徒有成,病人无妨,家宅大吉,占雨有雨,交易顺意,求官得位,谋事自成,来人随到,贵人见财,功名有望,官事和吉,寻人得见,尾景平安,五谷上冬多,六畜兴旺,岁君平安。

正月上中,二月上上,三月上上。(虽有小人,不足为害。)

四月上上,五月上中,六月上上。(名利双收,百事成就。)

七月中平,八月上上,九月上上。(谋事有成,尚须时日。)

十月中平,十一月中平,十二月上中。(苦尽甘来,渐入佳境。)

〖典故〗

韩文公拜将相;韩文公受封王。

〖签诗故事〗

韩文公拜将相

韩文公(768—824)名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后来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韩愈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据史实,韩文公未曾拜将人相,也没有封王。签诗中所言,只是一种民间传说。

〖签诗故事〗

韩文公受封王

韩文公在潮州当刺史期间,曾结交大颠和尚,相传还与三平祖师公杨义中有过一段佛缘。韩愈刚上任没几天,便询吏民疾苦。得知湫水有鳄鱼,伤害百姓牲畜,导致百姓穷困。韩愈求救于大颠和尚,示意杨义中,祖师公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读书人什么东西最有威力?”韩愈顿悟,立即采取行动,消灭鳄鱼。回衙后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次日到江边,摆下香案,命下属以一头猪、一只羊投入湫水中,读了祭文,用红誅笔一勾。抛下江中,然后组织“村技吏民”驱鳄。新、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述:韩愈祭鳄那天晚上,暴风雷起于溪中,翌日江水尽涸,鳄鱼南徒60里人海。消除了祸患。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