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60签:赤壁鏖兵 吉凶宫位:下签寅宫

诗曰:抱薪救火大皆燃。烧遍三千亦复然。若问荣华并出入。不如收拾枉劳心。

诗意:此卦抱薪救火之象。凡事亦自谨防也。

解曰:有千般计。一旦相惹。不如莫动。恐惹祸身。

注:一旦本作一日。祸身本作归身。

详解:宛如抱着木柴去灭火,火却越烧越旺,最后都被大火吞噬殆尽一无所有;此刻若要问出入营谋等事,还是安心守旧才能无忧。 总有千般,一旦皆休,安心守旧,维得无忧。此签抱薪救火之象,凡事守旧则吉。 本签示之于弟子曰。抱薪救火。当然火会增烟。霉头加以霉繇此可知。君尔凡是着手兴事。必须守旧。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勇。见人之成。见异思迁。轻举妄动。恐怕有大害。不仅不能成事。反而将事弄砸。得不偿失。易言之。总有千般一旦皆休安心守旧维得无忧。 此签有”心浮气躁”之意。奉劝当事人,尽量平心静气。须知过度的情绪反应,会让人失去对事物应有的基本分析能力。也因为无法保持冷静,在此时做出的判断往往失策而且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如遇有大喜大悲大怒之事,不要急着做出反应,先试着把自己冷静下来,让情绪归于平稳。心平气和之后才能专心思考,谨慎反复过滤求证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理智的判断。凡事勿冲动躁进,小心行事,免得乐极生悲,后悔莫及。

仙机:家宅:凶。自身:祈保。求财:微微。交易:不合。婚姻:不合。六甲:险。行人:滞。田蚕:不利。六畜:损。寻人:杳。公讼:亏。移徙:吉。失物:西方。疾病:有惊。山坟:平平。

观音灵签60 观音灵签解签60: 赤壁鏖兵观音灵签解签

观音灵签第60签:整体解签

以错误的方法拯救事情,结果问题反更加严重。甚至连累其他的事情。若问前途与结果。不如都不做。

本签精髓:恶性循环,越搞越糟。借酒消愁愁更愁。

凡事做事:本签相当于“火烧连营”的处境。意即,做事的方法不对,而导致事情恶性循环,而难以收拾。当前事情不顺遂,由于行事方法不对之故,以致问题更严重,甚至连累了无辜之事。与其如此,干脆都不做反而更好。在此建议,若将当前谋事的方法反向应用,也许就是“改善之道”。

爱情婚姻:若求姻缘来,以期能解忧,如借酒消愁,终究愁更愁。仪者可否追,劝君不要做,不追不会吹,一追反而吹。爱情求进展,不求尚平顺,越求越怅然,弄巧恐成拙。若爱已分手,是否能挽回,此情既已去,让他随风飘。若有第三者,是否要问罪,劝君莫此作,以免事更糟。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工作运如何,且看汝心情,心平自然顺,心愁则事挫。事业问前途,越力越不行,方法当改善,切忌于盲行。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竞试问前程,期望功名深,谁知事不然,榜上总空荡。升迁有无份,方法不得体,以致没希望,莫求更心安。

投资理财:理财欲获利,期望越是强,获利越是降,莫理反更赚。

经商生意:经商欲盈馀,方法要更改,反向去思考,理出经营道。

房地交易:交易可否成,买卖越迫切,成交越困难,欲擒当故纵。

治病健康:若欲问治病,不治还小病,越治越严重,方法有误矣。

转换变更:不畅欲求变,越变越糟糕,若想得改造,当行反思考。

求孕求子:求孕能否成,忌用各偏方,以免反效果,自然法最好。

官司诉讼:官司求胜诉,越在乎越输,既然沦落此,亏损实难免。

寻人寻物:失物何处寻,越找越大遍,且向西方走,可望得失物。

远行出国:远门求发展,目的竟为何,出国求功名,越走越没名。

签诗故事一❃ 赤壁鏖兵

三国时,曹操大军驻在赤壁岸边。孙权将军周瑜,联合刘备军对抗曹。

孔明借东风,黄盖引火烧连环船,二军激战。一片火海,曹军大败。史称赤壁之战。

注解:鏖,指苦战死伤很多。

签诗故事二❃ 先主连营

由于关羽遭袭遇害,张飞又遭部下杀害,刘备则不顾孔明劝阻,执意攻打东吴,但因缺乏充分理智而犯兵家大忌,做出连营七百里的布局,结果遭东吴——陆逊利用天候之机进行火攻,蜀军伤亡惨重之馀,刘备只好逃往白帝城,且因病在白帝城托孤逝世。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