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43签:行者得道 吉凶宫位:上签戌宫
诗曰:天地变通万物全。自营自养自安然。生罗万象皆精彩。事事如心谢圣贤。
注:营本作荣。
诗意:此卦大地交泰之象。凡事大吉无危也。
解曰:天生万物。谋望皆通。福德相助。瑞气匆匆。
详解:天地顺适安泰万物欣欣向荣,本身各有各的形貌显现安定怡然的神色;这种种现象繁多却漂亮地呈现在眼前,象征着事事和谐称心如意。 天生万物,谋望皆新,福德积聚,瑞气添增。此签天地交泰之象,凡事遇贵。 本签为天地交泰之象。是事事和谐得称人者。季冬有喜。交春之时。人事遂意者。必是喜事连连之人。万象新之时。自形自色自怡神。事事吉祥之际遇。相机而动者。易言之。本签者天生万物谋望皆新福德积聚瑞气添增。可喜之签也。 此签有”不拘小节”之意。提醒当事人,不要太吹毛求疵。有些人除了对自己很严格、对别人也很挑剔,凡事都要求十全十美,尤其重视细节。须知对于自己本身,过度要求完美,反而会放不开、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而在待人处世上,更应有容人的雅量。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个性上的小小缺失,但只要不影响大局,又何必在意?不要刻意挑三捡四,硬把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加诸在别人身上,否则容易导致旁人无法忍受。成大事者只放眼大处,不拘泥细节。
仙机:家宅:吉。自身:安。求财:有。交易:利。婚姻:合。六甲:男。行人:有阻。田蚕:中平。六畜:中平。寻人:见。公讼:胜。移徙:利。失物:东西。疾病:禳星。山坟:东西吉。
观音灵签第43签:整体解签
万事皆顺泰。自立逐步成长而发达。每件事情都表现的很好。“事事和谐”,指所问之事顺达,而非个人的万事顺达。
本签精髓:英雄不怕出身低。小兵立大功。
凡事做事:本签以“天地交泰”来形容处境。天地,其实是代表相对的两方,今后这两方的交流将是和顺的,也因此各种谋求都精采了。
爱情婚姻:姻缘不必忧,即使出身低,亦有富贵偶,欢喜手双手。若有心仪者,逐步而营求,双双能应心,直到筑爱窝。若情临分离,汝且莫忧愁,多些利他心,随时得挽回。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工作在何方,寻职当就班,一步一脚印,发达即有望。创业与事业,自力自耕耘,顺事不自满,事业辉煌腾。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功名求金榜,全靠己努力,胸怀大志向,竞试可过关,任职求升官,做事持廉节,上级得欣赏,升官理当然。
投资理财:理财欲谋利,长抱有利基,安得耐心在,获利即可期。
经商生意:经商求发展,人气能汇集,一帆风又顺,长线钓大鱼。
房地交易:房地欲求售,小屋有商机,俗地亦得缘,买卖没问题。
治病健康:慢病不能急,一步步疗养,心地要宽松,百病都能愈。
转换变更:转变随君意,脚踏要实地,务实而营求,有愿都祥吉。
求孕求子:求孕或求子,行善又布施,储蓄未来命,能生福德丁。
官司诉讼:诉讼求赢局,步步向胜面,句句能得理,感谢天和地。
寻人寻物:失物在何方,力寻能建功,且往东或西,爱宠即可见。
远行出国:远地求发展,此刻正当宜,步步往高升,越来越顺吉。
签诗故事一❃ 行者得道
孙悟空,在花果山占山为王,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地煞数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并首次取姓为孙,取名悟空。
此后,孙悟空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天河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间。后来孙悟空第一次受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后第二次天界招安,封为齐天大圣,又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被封于八卦炉练就金睛火眼,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指山下五百年,无法行动。被踢翻八卦炉的地方变成火焰山。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
(本故事喻,连个猴子都能成道,更何况是人。)
签诗故事二❃ 泗水亭长作天子
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的一个农家。刘邦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刘邦。
刘邦有着高鼻子,美须髯,面呈龙相,左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年少时的刘邦性格豪爽,英俊不凡,却不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也不喜欢从事农事,因而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但刘邦还是我行我素。
刘邦成年后考试做了泗水亭长,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还常去王家、武家老妇人的酒铺饮酒。醉倒之后,两酒家见到刘邦身上有龙出现,深以为奇,认为此人以后可能会成大气候。
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
(本故事喻,英雄不怕出身低,人人只要肯努力,一样能出头天。)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