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26签:钟馗得道 吉凶宫位:中签已宫

诗曰:上下传来事转虚。天边接得一封书。书中许我功名遂。直到终时亦是虚。

诗意:此卦虚名之象。凡事虚多少实宜守旧也。

解曰:上下心烦。求闲不闲。欲望功名。守旧身安。

详解:四周传来的消息总是不确实,就如天上飞来一笔文件;内容许我有大好的功名,谁知直到最后也只是虚幻一场。 求闲不闲,日下心烦,欲求名利,徒尔虚投。此签接日虚望之象,凡事守旧待时。 是接日虚望之象。宜守旧待时者。不可听信世人之言。宜自吾有主见。以智止谣。何必听人之者。宜向神求之。神灵加护之时。必有转机。因直待终时亦是无者。因此。守之。规谋之。待来日之计用之。易言之。求闲不闻。目下心烦。欲求名利。徒尔虚投者。 此签有”误会一场”之意。奉劝当事人,凡事洞察真相。人与人相处,很容易因为对方的无心之过而造成彼此间的嫌隙。须知在事情尚未明朗之前,不应道听涂说、人云亦云,或就此否定他人。眼见不一定为凭,耳朵听到的是非也不见得是真。应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智,实事求是。切忌只看表面就果断做下决定,否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若与人有误会,何妨自己先退一步,解释清楚、尽释前嫌。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应当把握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缘份,互相珍惜。

仙机:家宅:祈福。自身:安。求财:阻。交易:不成。婚姻:不成。六甲:女。行人:有信。田蚕:半熟。六畜:可养。寻人:西方。公讼:亏。移徙:守旧。失物:难。疾病:祈保。山坟:吉。

观音灵签26 观音灵签解签26

观音灵签第26签:整体解签

上下传来事总虚,上下传来事转虚。由上传下来的消息总是空虚。

天边接得一封书,天边接得一封书。书中许我功名事,书中许我功名遂。文书上许我功名的事情。

直待终时亦是无,直到终时亦是虚。到最后还是空虚一场。

本签精髓:好事是虚。得而复失,虚名一场。

凡事做事:此签意味事情的发展,会让人“空欢喜一场”。这功名原本是有的,但会因为某些因素,而使此功名成泡影。为了改造这个命运,建议个人在德行情操上好好提升,止恶持戒,并且小心应对谋求之事,以祈能稳固这功名的存在。

爱情婚姻:若问姻缘何时来?时机尚未到,若有消息来,亦是空欢喜。

若问心仪对象可否交往?看起来很心仪,发展下去结果却大失所望。

若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结婚?虽然对方有意愿,结果只是虚晃一招。

若爱情、婚姻面临分手、困顿,问挽回或关系和好?看来似乎要合好,结果还是各分两地。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若求职问工作在何方或工作前途?一时找到了好工作,以为可以辉煌腾达,却只是虚晃一招。

问创业、事业前途?前景虽然看好,结果却不如预期。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虽然传来好消息,结果虚晃一场。功名得而复失。

投资理财:纸上富贵,虽看得到,却没吃到。

经商生意:一时看好的生意,临场还是没赚到。

房地交易:空有高利,却没赚到。

治病健康:看起来似乎好转之相,结果还是恶化。

转换变更:转变似乎会更好,结果白忙一场。

求孕求子:虽有孕相,却空欢喜一场。

官司诉讼:看起来以为会赢,结果还是亏损收场。

寻人寻物:似乎有好消息传来,结果还是虚。

远行出国:以为远行发展大有前途,结果不如预期。

签诗故事一❃ 锺馗得道

锺馗,姓锺名馗,字正南,中南山人氏。

唐朝德宗年间,锺馗参加科举考试,锺馗看了考题,立即一气呵成写完文章交了上去。当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是大学士陆贽。两人看了锺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异口同声地说道:“奇才,奇才!这文章字字珠玑,堪继李太白、杜子美之后!”于是将锺馗点为第一名。

德宗皇帝听韩愈禀奏,说新科状元锺馗才华出众,便在金殿上召见锺馗。

德宗一看他相貌丑陋,顿时心中不悦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书判,此等丑陋之人,如何点为金科状元?”

韩愈连忙跪奏道:“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

德宗皇帝沉吟片刻说:“韩爱卿之言虽说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时,曾有十八学士登瀛州之美谈,此人为状元,恐世人笑朕不识人才也。”

宰相卢杞为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听了皇上的话,忙跪奏道:“金科状元须内外兼修,今科考生三百人众,岂少其人何不另选一个。”

锺馗一看此人如此糊涂,不由怒发冲冠,指着卢杞大骂道:“如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说罢,挥拳向卢杞打去。

德宗见状,大怒道:“胆大举子,竟敢大闹金殿,速速拿下!”

锺馗盛怒之下,顺手拔出站殿将军腰间的宝剑,高声叹道:“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说罢,自刎而死。

德宗见锺馗一怒之下竟自刎而死,大出意外,为了笼络人心,他下旨将锺馗以状元官职殡葬,又封锺馗为驱魔神,以祛人间邪魔。

签诗故事二❃ 桓温得殷浩书

桓温(312年-373年),字符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

殷浩(?-356年),字渊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

桓温升大将军时,打算征召殷浩作尚书令,并写信告诉他,殷浩欣然同意,并写了信答复。但是殷浩太重视这封信,为避免其中有错误而多次拆信修改,最后竟然只寄出空白的信纸,令桓温看了十分不满,于是殷浩就没有被征召了。

签诗故事三❃ 因果解析

功名得而复失,这是过去世原想要作某件善事,只是中途却改变主意不做了。所以,今生果报来临时,原本有却又化无了。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