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第14签:子牙弃官 吉凶宫位:中签卯宫
诗曰:宛如仙鹤出凡笼。脱得凡笼路路通。南北东西无阻隔。任君直上九霄宫。
注:凡有作樊。
诗意:此卦仙鹤离笼之象。凡事先凶后吉也。
解曰:任意无虞。路有亨通。随心自在。逍遥如人(神)。
详解:好似仙鹤飞出了牢笼,终于挣脱长久羁绊痛苦的束缚;无论东西南北都将畅行无阻,任你展翅翱游直上九霄云外去。从心无虑,远达亨衢,道心自在,任意所如。此签白鹤冲霄之象,凡事先忧后吉。 为白鹤冲霄之象也。凡事先忧后吉之大吉签。功名成就。生意鼎盛。婚姻完满。财路亨通之时。宜再多阅圣贤书。修吾身。积吾德。必有喜讯连连之日来也。要之。从心无虑远达亨衢道心自在任意所如者耶。 此签有”公私分明”之意。提醒当事人,豁达大度。有时我们会面临到必须和某人相处共事,偏偏此人曾与你结怨、旧恨未消。在此情境之下,如何化解心中的不快与尴尬,才是最难解的课题,考验当事者的智慧。换个角度思考:很多争执误会都是在不得已或无心的情况下发生。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应该先抛开心中旧有的成见,同时勿预设太多立场,尽释前嫌。凡事以大局为重、就事论事,不计较个人恩怨。放宽心胸、放大格局,只要心中坦然,必可无所覊绊、从心无虑。
仙机:家宅:不安。自身:还愿。求财:合。交易:合。婚姻:合。六甲:男。行人:见。田蚕:秋利。六畜:损。寻人:阻。公讼:宜和。移徙:吉。失物:东南。疾病:设送。山坟:吉。
观音灵签第14签:整体解签
就好比仙鹤飞出了笼子。四处任飞展。到处没障碍。直接飞上顶云间。
凡→樊。
本签精髓:仙鹤出笼,尽飞四海。怀才得遇,任展西东。
凡事做事:此签有如“一夕走红”的味道。
爱情婚姻:若问姻缘何时来?当前姻缘前途?困寞丢海中,热爱任玲珑,如冬遇暖流,如夏勋南风。爱人自东南,得遇在凉秋,寂情遇知己,似如醉仙翁。
若问心仪对象可否交往?既逢之,则求之。
若问当前交往对象可否更进一步或结婚?既相逢,又相融,结连理,还用说。
若爱情、婚姻面临分手、困顿,问挽回或关系和好?既然离,“宛如仙鹤出樊笼”,摆脱苦恼束缚,任你挥洒西东。再觅新缘,不成难题。
工作求职 创业事业:经历困苦,无数心酸,怀才得遇,能挥所长。
考试竞赛 升迁竞选:全力一扳,必有佳绩,经过此关,蓬勃荣光。
投资理财:牢困将逝,走向利方,蓬勃向上,绩效滋长。
经商生意:同上。
房地交易:困顿多时,如今见光,鸿图大展,喜悦欢唱。
治病健康:险境渐离,步入善状,能逢好医,令人安喜。
转换变更:时机恶相,值得变离,脱离困状,频创佳绩。
求孕求子:苦无子息,令人叹兮,好孕即来,所求如意。
官司诉讼:你来我往,莫不神伤,若能退让,双合最吉。
寻人寻物:苦寻多时,一无所斩,如今喜获,却在东南。
远行出国:远度重洋,辛苦难当,努力经营,必有所长。
签诗故事一❃ 子牙弃官
姜子牙在做相命师时,看出一名妇人为玉石琵琶精所变,因而抓住她不放,甚至用砚台打她。纣王的丞相比干经过,问明事情原委,又带姜子牙去见纣王。姜子牙在纣王面前用三昧真火将那琵琶精烧出原形,纣王封他为下大夫。
妲己为了给玉石琵琶精报仇,要纣王命姜子牙建鹿台,姜子牙斥责纣王,纣王下令杀之,姜子牙借水遁逃走。回家后,姜子牙向马氏提出去西歧的事,马氏要和他离婚。于是,姜子牙一个人去西歧(周文王首府)。
到了西歧的姜子牙,隐居于蟠溪峡钓鱼,遇到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
签诗故事二❃ 管仲三熏三沐见齐桓
(三熏三沐:三次用香料涂身,三次沐浴,以表对人的礼遇、尊重。)
齐桓公宣布管仲为相国,命鲍叔牙亲自督造拜相台,与隰朋亲自商定了拜相的吉日良辰,宣布三天不上朝,不出门,不接见任何人,在寝宫用香料熏身,准备拜相之礼。
拜相时,管仲叩首:“谢主公。”继而起身道:“主公,臣有一事相求。”桓公:“相国请讲。”“臣一贫如洗。俗话说,贫不能使富,相国之职,恐难负重任。”鲍叔牙一怔,忙扯管仲后衣角,管仲不理。桓公笑了:“寡人赐相国大齐一年市租,使相国成为齐国首富。”
要成霸业,就要有忠心为主,又无野心的一流贤才,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君臣之间彼此考验一下也是必要的。
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鉴赏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