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研讨易学的朋友,都会接触到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等问题,这些在传统文明中闪烁着错综复杂的奥秘的光荣的文明现象,至今还在被文明界、科学界放到一个孤单的旮旯,不被人问津,乃至被某些所谓的"名家"、"学者"不以为然。所谓无知者无畏,越是不了解先民文明的今世人,越是自以为是,越是"数典忘祖",一边享受着先人的阴德,一边在讥讽、讥讽着咱们的先人,就象孔子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群众日用而不知,圣人之道鲜矣。
在国学发达的今日,在承受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的咱们,有职责把先民的才智以及文明的传承进行发掘与研讨,并展现给今世的群众,对群众进行易学文明的"扫盲",使群众了解咱们先民对国际的认知与解析,使更多的人理解,在两百多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中,咱们所能知道的只不过是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现象的残存,在很多的考古奇迹中,无论是兽骨仍是陶片、竹简仍是青铜,其间都横接着愈加悠远的人类才智的光辉与生计的信息,那些文明的考虑及才智的总结对咱们今日的人类有着无与伦比的指导意义。咱们应该用恭顺的情绪以及今世人文的才智去认真考虑、研讨和学习一下先民的思维,看一下他们的国际观和方法论,最起码也要了解一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吧?只要这样咱们才无愧被称为炎黄子孙。
先天八卦是宓羲所创,宓羲是人类文明的鼻祖,宓羲时代距今应该是在6800至8000年之前的前史时期,在这一千多年的前史中,咱们经过宓羲的八卦符号,能够感知到在那个前史时期人类对世界的全方位的认知与考虑。令人惊奇的是,宓羲的先天八卦经过简略的阴阳符号的组合与描绘,居然把世界的平衡观、对立观、互动中的阴阳消长现象描绘的有条有理,滴水不漏!让咱们先看看先天八卦的图形——
先天八卦是取天然之象而来,乾为天,为明日高悬,所以居上,在南边,在前位;坤为地,居高天之下,为北方,居与后;离为火,为明日初生之象,在东方;坎为水,为日落之地,处西方。这是四正方的解说。
先天八卦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它的卦数排次序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在这样一个图示中,猛的一看,你可能会觉得很简略,也很奥秘,其实,当你慢慢地去了解它每一个卦象的符号和涵义的时分,你就会了解它、了解它,你就会发现咱们的先人是多么地才智和多么地亲热了!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最上面的卦便是乾卦,代表南边,最下面的卦是坤卦,代表北方,从乾卦为1数开端,顺左面往下,依次是兑卦,其数是2、离卦,其数是3、震卦,其数是4,从乾卦到震卦,叫做阳仪顺行;再从乾卦的右边开端,从上往下,依次是巽卦。数是5、坎卦、其数是6、艮卦,其数是7、到坤卦,其数是8,从巽卦到坤卦,叫做阴仪逆行。图示如下——一、先天八卦序数的数字摆放
从八卦序数的数字摆放上,但凡彼此对应的方向,其数理相加都是9,比方天地相对,乾1对坤8,南北相对,1加8为9,坎6与离3相对,6加3为9,震4对巽5,4加5为9,对2与艮7相对,2加7为9。
这是先天八卦序数摆放的组合图,也是八卦的圆形数字结构的平衡图。经过这个对应的数字持平的场力形式,咱们根本能够看到世界间五湖四海的能量场根本都是对等的。
二、先天八卦序数的消长现象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它们的次序分别是1、2、3、4、5、6、7、8,在从1到8的循环过程中,其间的阴阳符号的对冲和消长是一个很耐人寻味、赞不绝口的——
比方从乾卦到兑卦,乾卦有三个阳爻,兑卦有两个阳爻,计五个阳爻,减去兑卦中的一个阴爻,还有四个阳爻;
用此四个阳爻和离卦对接,用四加上离卦中的两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离卦中的一个阴爻,还有五个阳爻;
用五个阳爻和震卦对接,用五加上震卦中的一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震卦中的两个阴爻,还有四个阳爻;
用四个阳爻和巽卦对接,用四加上巽卦中的两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巽卦中的一个阴爻,还有五个阳爻;
用五个阳爻和坎卦对接,用五加上坎卦中的一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坎卦中的两个阴爻,还有四个阳爻;
用四个阳爻和艮卦对接,用四加上艮卦中的一个阳爻,计有五个阳爻,用五减去艮卦中的两个阴爻,还有三个阳爻;
用三个阳爻和坤卦对接,坤卦没有阳爻,只能加零,仍是三个阳爻,用三减去坤卦中的三个阴爻,所以阴阳的总数成为了零。
这说明了什么?在宓羲的先天八卦的序数摆放中,存在着阴阳能量的互动与消长的联系,当正负的能量场都到达合化(归零)的时分,一种无形的第三种能量就被合化而出,这种合化使阴阳的能量场到达了一种非正也非负的中性状况,这应该便是无声无色的密集式的中微子能量吧。这也便是"道"的本体状况,也即"混沌"状况。
三、卦爻数的结构组合散布
1、阴、阳卦的序数之和的平衡联系
阳卦有乾(1)、坎(6)、艮(7)、震(4),将四个卦的卦数相加,等于18;
阴卦有坤(8)、离(3)、兑(2)、巽(5),将四个卦的卦数相加,等于18.
先天八卦的卦数阳卦的序数之和相加等于18,阴卦序数之和相加也等于18,表现了八卦阴阳现象从数字形式上安稳与调和。
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 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运用“相生”,
《 周易》是一本书的名字,又叫《易经》。其实这本书既不叫《周易》,也不叫《易经》,它就叫《易》。据说夏、商、周三代,每个朝代都有一本叫《易》的书,为了区别起见,
中医养生接受了《周易》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