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城中何年赤虹起,秦氏一门被金紫。甲第云连两河峙,风流更见诸公子。
我是金门老太史,亦有南宫少进士。予告同辞天上薇,得閒且采山中芷。
秦君高堂绣文梓,秦君张筵列锦绮。折简相招意独勤,未曾下车先倒屣。
银壶贮酒琥珀浆,玉盘行鲙金丝鲤。半酣解却罗衣起,起视当阶明月光。
似闻芗泽氤氲至,忽报美人离药房。绿珠碧玉誇双艳,翠袖红裙一样装。
夜如何其夜未央,合尊促坐醉不妨。低鬟浅笑初成目,小口新词欲断肠。
一曲莺声慢,再曲梁尘乱。三曲天星坠如雨,鹍鸡不闻日已旦。
主人无用独留髡,深杯在手业无算。童仆不嗔但顾笑,昨日客来今日散。
日出易暮暮易晨,谁将绿鬓驻青春。请思窗下同君读,转眼今为十载陈。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