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长城截湘江,盘盘据天险。承平逾百年,民富德泽渐。
层居出云汉,门户当翠琰。尤爱湘西山,佛寺金碧俨。
引泉甃深池,因崖起危广。长松争嵯峨,众木就退敛。
远思秦汉间,疑此藏玉检。盘石可径卧,苔发滑胜簟。
方塘才俯窥,引手取莲芡。四绝校重轻,欧沈信已忝。
卓然韩杜诗,光焰不可掩。大羹味全醇,美玉灭瑕点。
悄若蓬莱峰,夜浪岂忧飐。又如上帝箓,默诵破群魇。
惟惊落俗口,一读一遭贬。知音希世逢,谁谓此言谄。
穷奇须竟欢,忧来热吾脸。不得陪俊游,自知冗官玷。
论情既霄壤,咫尺隔秦陕。不为谢安侈,应慕杨绾俭。
赓酬继前唱,岩壁俟镌剡。去为经世霖,慰此楚封歉。
离杯空酣酣,离恨犹冉冉。雁鸣洞庭阔,霜雪鬓毛染。
行矣无淹留,路转双旌睒。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