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跛脚法师胡以名,良由能说不能行。我今行说两俱拙,不应无实当斯称。
春王正月才过十,午间随例入浴室。失足俄沉百沸汤,不起床敷五十日。
疮痍甫平筋力疲,左长右短行参差。东行夹辅二童子,西行交倚双筇枝。
是故此师名跛脚,跛去跛来人笑杀。笑杀平生好放生,善因恶果理难合。
颇有市肆旃陀罗,刲羊击牛烹凫鹅。鳖鳝蟹蛤杀无数,而反康豫无纤疴。
放生诚有长寿理,因果无差休乱拟。我昔杀业今须偿,身痛心生大欢喜。
傍人问我喜者何,我以此脚成蹉跎。趋奔无始至今日,步步趁入无明窠。
或趋名兮据高位,冲寒踏遍金阶地。或趋利兮走天涯,历尽燕秦并楚魏。
或趋势豪候门墙,不减立雪之游扬。或趋女色越垣阃,繇此暮夜遭伤亡。
或趋檀施求无已,匍匐泥涂没其趾。或趋友朋时往来,破夏践殒诸虫蚁。
或趋五岳及三山,南驰北骛芒鞋穿。所以如来苦呵责,举足动足皆冤愆。
幸哉今跛损成益,思欲闲行行不得。潜踪敛迹守林峦,多种狂心一朝息。
客来恕我不起延,兀兀似入磨砖禅。闭门无事且高枕,欲学翠色烟岚眠。
只愁此脚不终疾,趋奔万境仍如昔。愿君不跛如跛人,胜彼长年掩关客。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