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凶音忽逐海潮来,天半愁云结不开。到耳飞霜三伏月,惊心旱地一声雷。
未消气运兴衰感,已负乾坤干济才。怨魄料应思故土,枝头定化子规哀。
与谁击楫誓中流,独负苍生百万忧。有志将军难系越,无聊王粲悔依刘。
雄文犹发经天焰,傲骨难为浊世留。见说骑鲸东海去,一时草木尽生愁。
每感恩私国士怜,相将大地扫狼烟。我惭磨盾随人后,公肯著鞭让祖先。
大厦奈难支一木,孤坟从此了千年。平生奇气埋非易,应发光芒夜烛天。
三年渡海奉慈闱,东望应多泪雨飞。病竟梦鸡成不起,魂如化鹤总愁归。
天心时事真难测,城郭人民半已非。热血满腔无处诉,感恩知己独沾衣。
鲲鹏衔奋九霄翰,谁识胸中有范韩。毕竟志高尚忤俗,多因才大未为官。
一生实行完人少,百折刚肠入世难。天与数奇兼命短,不教上策计全安。
不堪回首忆当时,一诀翻成永别离。前辈风流今顿尽,古贤气谊世还谁。
吾生有恨频看剑,公去何人为定诗。万里海天千点泪,只□樽酒吊江湄。
前无往古后无今,抱负谁能识浅深。每遇穷途常解橐,时逢佳士辄倾襟。
贫偏爱客常悬榻,诗独惊人合铸金。愧我粗才难作传,微吟聊壮一生心。
闻骑箕尾出尘寰,想叩刚风上帝关。难得美人甘死报,谁令壮士不生还。
创深冀挽天心转,力竭终忧国步艰。抱此三年应郁郁,故教饮恨入冥间。
不信昆明有劫灰,忍将逝水九牛回。惊天手为支危出,避地家全脱险来。
渡海高人方草莽,应星徵士忽尘埃。杜陵野老忧时切,我欲吟诗补七哀。
帝书徵向白云乡,抛却高年总断肠。后嗣谁培兰茁秀,前程空了桂花香。
公当地下驱羊豕,我尚人间伴虎狼。何日扁舟浮海去,冢头并吊两鸳鸯。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