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哲后承昌纪,明廷有至人。岩居徵梦说,岳降会生申。
间气钟全畀,雄才迥绝伦。文章班马富,学术孟颜醇。
冰蹑青云上,骞飞要路津。直声驰琐闼,正气动枫宸。
节钺临幽蓟,旌旗捲晋秦。黄沙沉羽檄,青海净风尘。
爰自登台省,寻应秉国钧。潘舆缘奉母,莱彩若终身。
高卧东山曲,归来北海滨。苍生凝望久,丹扆注情频。
台鼎需贤佐,岩廊倚重臣。三铨膺圣眷,一德协皇仁。
密勿忠为辅,赓歌道作邻。持衡悬冰鉴,曳履上星辰。
亭毒中枢正,璇玑四序匀。庙谟升翊亮,方夏荷陶甄。
引手劳援溺,推心亟起屯。江河沾沃润,岱华挹嶙峋。
裴度勋名籍,山公雅望真。谦虚时吐握,识拔尽沉沦。
断断疑无技,休休实可亲。帝心常简在,君子尽经纶。
片善罔攸伏,微言得具陈。委珠冰蘖厉,牧马素丝贫。
汉室综名日,虞廷奏绩晨。声光垂琬珽,图画上麒麟。
太保承嘉命,彤弓锡上宾。腰横苍玉重,身著锦袍新。
赐予恩深海,光华色映旻。鸿名流凤藻,蟒绂灿龙鳞。
七帙匡时切,三朝报主纯。炼形人侣鹤,忧国鬓如银。
笑傲安期枣,逍遥壮叟椿。冈陵盘鼎轴,霜雪保松筠。
潞国今重睹,汾阳可并论。螽斯还揖揖,麟趾嗣振振。
桂发燕山色,桃舒鲍岭春。欢声腾海宇,盛事动朝绅。
天上六符正,人间五福臻。最怜樗散士,叨荷茹茅伦。
窥豹曾何识,雕虫祇自嗔。骏惭燕市价,腊混楚人珍。
黍谷恩方暖,灵蛇报未伸。愿言歌湛露,千载和烝民。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