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罗浮四月春泉决,流出千溪万溪雪。丰湖浩渺连空天,鸳鸯鸂鶒纷明灭。
主人汉代执金吾,归筑楼台半在湖。桂棹湖南邀宋玉,银筝湖北奏罗敷。
顾谓双鬟陈绿绮,一时宾客皆倾耳。言是中书邝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断龙鳞,沉香一节烧鸾尾。制自唐朝武德年,隐隐金书御玺连。
毅皇亲向宫中选,赐与刘卿世世传。中书乃自刘家得,似捧乌号泪沾臆。
珍重君王手泽馀,大弦小弦日拂拭。时飞纤指理南风,彷佛重华见颜色。
自从朔骑围三城,中书奉使归筹兵。日与元戎亲矢石,时将彩笔作戈旌。
双阙恨屯回纥马,六龙愁在亚夫营。城陷中书义不辱,抱琴西向苍梧哭。
稽康既绝太平引,伯喈亦断清溪曲。一缕肠萦寡女丝,三年血变钟山玉。
可怜此琴遂流落,龙唇凤嗉归沙漠。蔡女胡笳相惨凄,王昭琵琶共萧索。
叹君高义赎兹琴,黄金如山难比心。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东见翔凤,念是威皇手所弄。复从太尝见赐琴,一朝开元旧供奉。
背有崇祯玉玺留,五声亡角悲民流。太尝为我一挥手,呼天抢地愁复愁。
君是当年侍从者,出入尝陪八骏马。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战酣涿鹿野。
一自龙髯不及攀,丰湖一曲遂栖閒。乐器不同微子抱,淋铃难见上皇还。
此琴宝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宫商间。安得翔凤入君手,更召太尝至窗牖。
一奏当令白鹄翔,再弹会见神龙吼。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