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我哭我笑笑复哭,哭笑欲断声莫续。从地到天八万里,扪天淋泪漫壑谷。
行者目我以颠狂,谁复知我之中伤。夜鬼哑哑浸我肠,旭日炙炙裂我颡。
遁天之刑右师介,盗天之名黄帝王。狡瞽蠢象陷重华,囚尧于己亦何家。
九疑云物蚀以老,三湘秋肃土不花。汤汤大水鲧既死,剖腹而生乃禹子。
应龙防风争踉跄,熊变谁云不高义。逐舜之野死于野,礼邪义邪谁知者。
蠹中简,简中史,不可读,读之耻。周公縢,卒安是,旦若有心代王病,亦何不刎不投井。
鸿门高舞耀银剑,寒光杀气惊顾盼。英雄自是江东子,乌江蚁影夫谁办。
四面楚歌,一羹父肉,甘邪苦邪,仁邪孝邪,扮与谁人看。
大风起兮云飞扬,熊罴兕豺守四方。沛中小子扣缶碗,堂上父老挥金盏。
织屦乞僧胯下儿,当年谁是龙准面。呜呼王侯霸贼纷如蚁,狐谋兔窟乃公理。
祢衡何故裸衣衫,阮公何苦而沉醉。广陵一曲歌未尽,首身异处谁能信。
太白落,秋风恶,鸡与狗,满台阁。历代奇杰士,一抔黄尘毁。
草泽屠与沽,睨之如野鬼。竟月光辉称鱼目,夜光掷道拔剑瞩。
我欲歌,歌何用,一杯水,淡如梦。歌之不尽乃以哭,哭自颠狂笑自福。
我歌我哭我非木,安能坐看鼠为佛。我有大杯若乾坤,日月乃自杯中生。
刘伶葬后弃于草,苔封荻踏共天老。我洗沧浪三百日,一夜光华争月皎。
倒倾五湖不得满,愁来一刹波浩淼。酌以临天天不晓,举以荐地地为小。
泛舟一芥若须弥,扣舷仰首清如琵。招乌栖臂凤欲下,逐以大棍如逐鸡。
大饮一醉百十日,起来心肺空玻璃。噫戏岸上何方客,见我指点若怪奇。
我哭三声笑三叠,拍波斥鳖挽冯夷。哭也笑也夫何忌,九垓之大焉无地。
笑与哭,卒相续,加一我,味如肉。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