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广阳帝王都,生才总豪杰。宋氏产凤毛,颉颃丹山穴。
大宋掇伦魁,千里誇汗血。挺挺庙堂具,自方稷与契。
小宋踵而生,抱才不屑屑。锦肠浣尘土,出语必清绝。
长公早厌世,士类增哽咽。赖有夫子贤,词林绍风烈。
吹篪发高响,掉鞅追往哲。特起步生云,屡空心如铁。
岌岌柱下冠,皇皇使者节。归弘虎闱讲,进造玉堂列。
自我初识君,交情何茂悦。往来几廿载,相视无冷热。
昨者纂三史,君名班马揭。走也徵自南,斐焉承乏缺。
停觞话宿昔,握手惊老拙。知君众人中,于我常念切。
过江宋史繁,纲领君自挈。是非有不齐,资君一言决。
可怜朱墨烦,易致精力竭。蹉跎齿未暮,浩荡髯已雪。
偶成三日阔,忽报二竖孽。问安榻频造,伏枕气就薾。
朝看戏彩郎,日夕拥衰绖。哀哀浮世梦,奚翅剑首吷。
人生无万全,赋予有更迭。古来贤达士,几人享期耋。
想君乘云气,英爽不变灭。往□见九泉,谁能久离别!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