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云木荡胸起,郁峨一峰危。上有路千折,縺缕如萦丝。
是为麻线堆,厥险天下稀。偪仄容半足,颠坠宁复稽。
腾猱尚愁苦,游子将安之。浮屠德宝者,悲智绪等慈。
随山刊古木,寻壑得长矶。舆梁捷飞度,布石绵阶梯。
自从新路改,重趼无赍咨。县有孙少府,琬琰劖文词。
勿云此事小,惟有行人知。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官吏既弗迹,谁肯深长思。天险固自若,当令略成蹊。
土工运畚锸,石工操凿椎。烈火败硗确,筑沙填隙巇。
多用百夫力,远无五旬期。但冀米盐给,不烦金币支。
非客敢窃议,道傍询旄倪。身虽雪山戍,亦愿助毫釐。
工费嗟小哉,政须贤有司。东有管夷陵,西有叶秭归。
上维沈隐侯,夔台今吏师。下维熊绎孙,长材佐州麾。
岂吾金闺彦,不如林下缁。悬知议克合,了此一段奇。
舟楫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憧憧吴蜀客,来往当无时。
仍磨钻天石,大书四贤诗。不佞愿秉笔,远寄峡口碑。
(huáng)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