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小隐为崔彦晖赋

元代凌云翰

白云何英英,荫此嘉木林。云气有卷舒,林木恒萧森。

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举头弁山高,濯足苕水深。

半闲道人画卷

元代凌云翰

馀杭佳山水,我昔曾一游。缅怀丘园隐,自得林塘幽。

映门尽嘉树,隔岸皆平畴。岂惟慕巢许,亦复谈伊周。

沈绍宗东图轩

元代凌云翰

隐候美孙子,学古将入官。长以空洞腹,负此苜蓿盘。

轩东地颇衍,日出作愈艰。偶得树艺术,永充朝夕箪。

顾定之墨竹

元代凌云翰

淮南善画竹,其世宗虎头。前身萧恊律,后身文湖州。

浓墨逼景献,健毫从澹游。清如李息齐,劲若柯丹丘。

为华子宜赋山隐

元代凌云翰

招隐何处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岳号,地异真源寻。

履随绿玉枝,冠映青瑶簪。罗月炯颜色,松风洒尘襟。

游虎跑泉次坡仙韵

元代凌云翰

杖藜偶到南山上,一见灵泉即驰仰。每炊云子白于脂,曾洗雕胡大如掌。

何年巨兽启神踪,长日还飙递馀响。须防投石犯清泠,观法由来非妄想。

葛孝子诗五十韵

元代凌云翰

古云孝悌至,可与神明通。其深入厚地,其高亘苍穹。

上广圣之治,下变时之雍。流观孝子传,乃见古人风。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九 其五十七

元代凌云翰

晓起惊看雪拥门,地炉火煖自添春。交游岁晚俱零落,谁复扁舟访故人。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八 其五十六

元代凌云翰

久客偏谙闾里情,每逢邻叟即班荆。浊醪酿得邀人吃,为喜今秋万宝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七 其五十五

元代凌云翰

紫芥九宜配白菘,响生牙颊味偏浓。拟同坡老残年饱,肯教何曾一日供。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六 其五十四

元代凌云翰

溪头冻合雪风晴,寒袭重裘一气凝。谁把玻瓈都击碎,定知渔榜晚收冰。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其二

元代凌云翰

旧说东阳山水郡,邑中济济盛宾僚。能令百里无愁叹,未足涓埃答圣朝。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其一

元代凌云翰

置守当年为罢侯,剖符皆是帝王州。一瓢挂在长松下,方信箕山有许由。

孟得名画雪景寒鸦

元代凌云翰

飞散寒鸦不可招,数株封雪落长条。茅檐尽日无人到,何处高楼酒未消。

集古句题苏小小像

元代凌云翰

柳色深藏苏小家,昔年相望尚天涯。不知谁唱归春曲,才见开花又落花。

边伯京为瑞应宫吴提点作枯木竹石图吴之甥郑敬常得之俾题其左

元代凌云翰

瑞应宫前竹木苍,边鸾曾写赠吴刚。一拳怪石疑琼玉,空使诗人忆渭阳。

芍药图

元代凌云翰

十载杨州锦怅遮,红红白白斗繁华。人生总被春瞒却,元是山中药草花。

二马图

元代凌云翰

形体支离两可怜,胸中历历旧山川。当时伯乐曾回顾,肯信人间有暮年。

霜月梅

元代凌云翰

北枝消得铁心肝,却恐南枝不耐寒。好倩东风与吹散,只留疏影月中看。

梅 其一

元代凌云翰

罗浮谁写梦中春,便觉芳香暗袭人。不整缟衣风外舞,水边来倩为传神。

梅 其二

元代凌云翰

蛾眉淡扫玉纤纤,碧海春浓酒正酣。青羽无端啼月溶,令人日夜忆江南。

四时花鸟图 其四 梅花鲍老

元代凌云翰

红梅竹里报春光,双鸟依依恋夕阳。自有天生好毛羽,当筵舞袖错教长。

四时花鸟图 其三 桂花佳雀

元代凌云翰

天香一夕满人间,佳雀飞来意自闲。纵使枝头风露冷,也应不是纥千山。

四时花鸟图 其二 榴花绣眼

元代凌云翰

满院薰风清画迟,海榴开到过墙枝。美人窗下闲针线,却爱花间绣眼儿。

四时花鸟图 其一 梨花白颊

元代凌云翰

溶溶院落月三更,此影如何画得成。一树梨花双白颊,诗人闲户作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