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峡船具诗。橹

唐代王周

用之大曰橹,冠乎小者楫。通津既能济,巨浸即横涉。

身之使者颊,虎之拏者爪。鱼之拨者鬣,弩之进者筴.

金口步(在江北汉阳军,下必铁也)

唐代王周

两山斗咽喉,群石矗牙齿。行客无限愁,横吞一江水。

石首山

唐代王周

首出崔嵬占上游,迥存浓翠向荆州。

空闻别有回山力,却见长江曲尺流。

西塞山二首(今谓之道士矶,即兴国军大冶县所隶也)

唐代王周

西塞名山立翠屏,浓岚横入半江青。

千寻铁锁无由问,石壁空存道者形。

使风

唐代王周

风起即千里,风回翻问津。沈思宦游者,何啻使风人。

春答

唐代王周

花枝千万趁春开,三月瓓珊即自回。

剩向东园种桃李,明年依旧为君来。

赋得竹箭有筠

唐代张仲方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代唐思言

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龙门昔上波涛远,
禁署同登渥泽荣。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时方侧席征贤急,况说歌谣近帝京。

赠友人古镜

唐代朱昼

我有古时镜,初自坏陵得。蛟龙犹泥蟠,魑魅幸月蚀。
摩久见菱蕊,青于蓝水色。赠君将照色,无使心受惑。

赋得花藤药合寄颍阴故人

唐代朱昼

藤生南海滨,引蔓青且长。剪削为花枝,何人无文章。
非才亦有心,割骨闻馀芳。繁叶落何处,孤贞在中央。
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路远莫知意,水深天苍苍。

喜陈懿老示新制

唐代朱昼

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闲时,今夕见玉色。
玉色复何异,弘明含群德。有文如星宿,飞入我胸臆。
忧愁方破坏,欢喜重补塞。使我心貌全,且非黄金力。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代孟球

当年门下化龙成,今日馀波进后生。仙籍共知推丽藻,
禁垣同得荐嘉名。桃蹊早茂夸新萼,菊圃初开耀晚英。
谁料羽毛方出谷,许教齐和九皋呜。

严塘经乱书事 其二

唐代郑启

梁园皓色月如圭,清景伤时一惨悽。未见山前归牧马,犹闻江上带征鞞。

鲲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正是四郊多垒日,波涛早晚静鲸鲵。

邓表山

唐代郑启

白日三清此上时,观开山下彩云飞。仙坛丹灶灵犹在,
鹤驾清朝去不归。晋末几迁陵谷改,尘中空换子孙非。
松花落尽无消息,半夜疏钟彻翠微。

严塘经乱书事

唐代郑启

尘生宫阙雾濛濛,万骑龙飞幸蜀中。在野傅岩君不梦,
乘轩卫懿鹤何功。虽知四海同盟久,未合中原武备空。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过洞庭

唐代李屿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势翻荆口迮,声拥岳阳浮。
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洲。星辰连影动,岚翠逐隅收。

望月

唐代刘驾

清秋新霁与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
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

采桑女二首

唐代王周

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谁夸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落叶

唐代王周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湖口县

唐代王周

柴桑分邑载图经,屈曲山光展画屏。

最是芦洲东北望,人家残照隔烟汀。

泊姑熟口

唐代王周

杳杳金陵路,难禁欲断魂。雨晴山有态,风晚水无痕。

远色千樯岸,愁声一笛村。如何遣怀抱,诗毕自开尊。

再经秭归二首

唐代王周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

宿疏陂驿

唐代王周

秋染棠梨叶半红,荆州东望草平空。

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驿中。

巴江

唐代王周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渡溪

唐代王周

渡溪溪水急,水溅罗衣湿。日暮犹未归,盈盈水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