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二十

唐代庞蕴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不许野干鸣。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诗偈 其十九

唐代庞蕴

识业人稀少,迷途者众多。苦中生乐想,无喜强弦歌。

不饮寻常醉,昏昏溺爱河。含笑造殃咎,后苦莫由他。

诗偈 其十八

唐代庞蕴

觉他欲打你,着脚即须抽。已后再相见,他羞我不羞。

忍辱第一道,历劫无冤雠。此是无生县,不属涅槃洲。

诗偈 其十七

唐代庞蕴

读经须解义,解义始修行。若能依义学,即入涅槃城。

读经不解义,多见不如盲。缘文广占地,心中不肯耕。

诗偈 其十六

唐代庞蕴

二乘皆曰不堪任,上士之人智慧深。欲得神通等居士,无过无物总无心。

诗偈 其十五

唐代庞蕴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唯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诗偈 其三十五

唐代庞蕴

楞伽宝山高,四面无行路。惟有达道人,乘空到彼处。

罗汉若悟空,掷锡腾空去。缘觉若悟空,醒见三生事。

诗偈 其三十四

唐代庞蕴

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

诗偈 其三十三

唐代庞蕴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诗偈 其三十二

唐代庞蕴

中人乐寂静,下士好威仪。菩萨心无碍,同凡凡不知。

佛是无相体,何须有相持。但令心了事,遮莫外人疑。

诗偈 其三十一

唐代庞蕴

无念清凉寺,蕴空真五台。对镜心无垢,当情心死灰。

妙理于中现,优昙空里开。无求真法眼,离相见如来。

诗偈 其十

唐代庞蕴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诗偈 其九

唐代庞蕴

大海淼无涯,众生自著枷。无求出妙德,心生劳算沙。

诗偈 其八

唐代庞蕴

起时惟法起,行时共佛行。腾腾三界内,诸法自无生。

诗偈 其七

唐代庞蕴

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

诗偈 其六

唐代庞蕴

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

诗偈 其五

唐代庞蕴

一种学事业,亦来登选场。祇缘口义错,落第在他乡。

诗偈 其二十四

唐代庞蕴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诗偈 其三

唐代庞蕴

前人若有事,我犹佯不知。何况他无问,谗舌强卑卑。

诗偈 其二

唐代庞蕴

孙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捻他黄叶把,便是正声音。

诗偈 其一

唐代庞蕴

取空是取色,取色色无常。色空非我有,端坐见家乡。

杂句 其十三

唐代庞蕴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迷即有我,悟即无情。

通达大智,诸法不成。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杂句 其十二

唐代庞蕴

珠从藏中现,显赫呈光辉。昔日逃走为穷子,今日还家作富儿。

杂句 其十一

唐代庞蕴

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杂句 其十

唐代庞蕴

阿难贝多叶,持来数千劫。匕宝藏中付迦叶,分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