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晓发

唐代崔曙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同诸公谒启母祠

唐代崔曙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

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唐代崔曙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古意

唐代崔曙

绿笋总成竹,红花亦成子。能当此时好,独自幽闺里。

夜夜苦更长,愁来不如死。

唐代李尧夫

向外疑无地,其中别有天。方外共推为道友,关中独自占诗家。

炎暑郁蒸无处避,凉风消息几时来。

白露为霜

唐代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赋荒到天台有作二首

唐代李琪

驰驱徒步问民饥,似我寒儒负笈时。

偪仄荒村随户到,萧疏几屋有烟炊。

唐代李琪

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僖宗幸蜀咏》)

赋荒到天台有作二首

唐代李琪

我亦田夫偶得官,深知茅屋有饥寒。

纷然遮道呻吟状,一作同胞疾痛观。

题广爱寺楞伽山

唐代李琪

善高天外远,方丈海中遥。自有山神护,应无劫火烧。

坏文侵古壁,飞剑出寒霄。何似苍苍色,严妆十七朝。

奉试诏用拓拔思恭为京北收复都统(一作闻诏作)

唐代李琪

飞骑经巴栈,鸿恩及夏台。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

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早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

题邓真人遗址

唐代王元

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

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

唐代王元

伴行唯瘦鹤,寻寺入深云。

颍阳东溪怀古

唐代崔曙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早行

唐代郭良

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

月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

山下晚晴

唐代崔曙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唐代崔曙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送薛据之宋州

唐代崔曙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缑山庙

唐代崔曙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

唐代崔曙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唐代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奉赠叶□郎新湖诗

唐代余鼎

赏眺新湖趣,澄漪写物华。采蘋经绿溆,垂钓倚枯槎。

水动鱼惊鸟,风摇蝶□花。宛然登兴处,宁羡武陵家。

御沟新柳

唐代刘遵古

韶光先禁柳,几处覆沟新。映水疑分翠,含烟欲占春。

悠悠迟日晚,袅袅好风频。吐节茸犹嫩,通条泽稍均。

鲛人潜织

唐代康翊仁

珠馆冯夷室,灵鲛信所潜。幽闲云碧牖,滉漾水精帘。

机动龙梭跃,丝萦藕淬添。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题壁(人有以炉火药术为事者,辞大哂之,命笔题其壁)

唐代张辞

争那金乌何,头上飞不住。红炉漫烧药,玉颜安可驻。

今年花发枝,明年叶落树。不如且饮酒,莫管流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