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句 其五

唐代庞蕴

出一屋,入一屋,来来去去教他哭。来去祇为贪瞋痴,于今悟罢须知足。

知足常须达本源,去却昔时恶知识。恶知识,将伊作,手力法施无前后,共护无生国。

燕雀湖

唐代杨修

平湖岸侧见高坟,万土衔来燕雀群。

鉴面无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储君。

新宫

唐代杨修

玉案金炉对御床,岿然应是鲁灵光。

螭头直上双鱼尾,不让西京旧柏梁。

三断石

唐代杨修

孙吴纪德旧刊碑,埋没蟠螭与伏龟。

惆怅石冈三断在,至今犹似鼎分时。

秦淮

唐代杨修

一气东南三斗牛,祖龙空为子孙忧。

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

织鸟

唐代张何

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映日华冠动,迎风绣羽开。

候惊蚕事晚,织向女工裁。旅宿依花定,轻飞绕树回。

洗墨池

唐代李翱

剩有临池兴,人称协律郎。至今蝌蚪迹,犹带墨痕香。

断僧通状

唐代李翱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

唐代李翱

闰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

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戏赠诗

唐代李翱

县君好砖渠,绕水恣行游。鄙性乐疏野,凿地便成沟。

两岸值芳草,中央漾清流。所尚既不同,砖凿可自修。

广庆寺

唐代李翱

传者不足信,见景胜如闻。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

鱼龙晴自戏,猿狖晚成群。醉酒斜阳下,离心草自薰。

赠毛仙翁

唐代李翱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龟鹤计年承甲子,

冰霜为质驻童颜。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

拜禹歌

唐代李翱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生人之常勤。往者吾弗及兮,

来者吾弗闻。已而,已而。

偕伯氏周臣过织帘先生故居同顾伊人访陈确庵夜宿

唐代王揆

草堂人去薜萝存,洒泪空招未返魂。犹见康成遗故籍,忽思元亮老孤村。

青浮稻色秋间路,白照芦花月里门。感旧愈难今夜别,追维生死对黄昏。

读山翁大师新蒲绿依韵柬寄

唐代王揆

江头父老话兴亡,蒲柳春光又十霜。徒有子规愁望帝,更无鹦鹉忆明皇。

唐陵麦饭悲寒食,汉腊桑门祝上方。指示旁人尽流涕,讲堂钟鼓暮云黄。

浣溪沙

唐代耿时举

露压蔷薇金井栏。辘轳声断碧丝乾。辽阳无信带围宽。花落池塘春梦静,月生帘幕夜香寒。闲愁无力凭阑干。

淮西席上醉歌

唐代卢群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卫霍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

江河潜注息浪,蛮貊款塞无尘。但得百寮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咏卧牛

唐代李家明

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戏赠

唐代崔仲容

暂到昆崙未得归,阮郎何事教人非。如今身佩上清箓,莫遣落花沾羽衣。

焚衣街

唐代杨修

短头金缕又珠胎,烟绪香云昼不开。

御路傍人皆欢息,逡巡红焰作青灰。

蚕室

唐代杨修

摘茧抽丝女在机,茅檐苇箔旧堂扉。

年年桑柘如云绿,翻织谁家锦地衣。

题化城寺

唐代应物

平高选处创莲宫,一水萦流处处通。画阁昼开迟日畔,

禅房夜掩碧云中。平川不见龙行雨,幽谷遥闻虎啸风。

龙潭

唐代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

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与杜光庭

唐代张令问

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

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白昼眠。

赠杜顗

唐代崔岐

贾马死来生杜顗,中间寥落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