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

唐代长孙铸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素怀经纶具,昭世犹安卑。

落日去关外,悠悠隔山陂。我心如浮云,千里相追随。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

唐代长孙铸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素怀经纶具,昭世犹安卑。

落日去关外,悠悠隔山陂。我心如浮云,千里相追随。

晚秋赠张折冲

唐代薛业

都尉今无事,时清但闭关。夜霜戎马瘦,秋草射堂闲。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

唐代张子容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

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

唐代张子容

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

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东山行乐意,非是竞繁华。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唐代张子容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

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相和歌辞 其二

唐代张子容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沈沈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寄孙储(一作下第醉中寄储)

唐代孙定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秋跨蹇驴风尚紧,

静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和三乡诗

唐代王硕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送常州司士崔千里

唐代姚明扬

官屈须推命,时危莫厌贫。城楼近江水,潮退看垂轮。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唐代吕炅

礼圣来群彦,观光在此时。闻歌音乍远,合乐和还迟。

调朗能谐竹,声微又契丝。轻泠流簨簴,缭绕动缨緌.

唐代高元裕

中丞为国拔贤才,寒俊欣逢藻鉴开。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六首。秋歌二首

唐代郭元振

邀欢空伫立,望美频回顾。何时复采菱,江中密相遇。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六首。春歌二首

唐代郭元振

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

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唐代郭元振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厌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汉南猎,一见汉家尘。

与林元籍郊行举对

唐代郑虔

石压笋斜出,谷阴花后开。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六首。冬歌二首

唐代郭元振

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

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分水岭

唐代伍彬

前贤功及物,禹后杳难俦。不改古今色,平分南北流。

寒冲山影岸,清绕荻花洲。尽是朝宗去,潺潺早晚休。

唐代伍彬

稚子出看莎径没,渔翁来报竹桥流。(《夏日喜雨》)

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辞解牧》)

咏韦皋

唐代郭圆

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

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唐代周弘亮

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

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

除夜书情

唐代周弘亮

何处风尘岁,云阳古驿前。三冬不再稔,晓日又明年。

春入江南柳,寒归塞北天。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故乡除夜

唐代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非唯律变情堪恨,

抑亦才疏命未通。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赠司勋萧郎中

唐代张子容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君臣道合体,父子贵同时。

国以推贤答,家无内举疑。凤池真水镜,兰省得华滋。

璧池望秋月

唐代张子容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