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柱观鱼尊师旧院

唐代方干

早识吾师频到此,芝童药犬亦相迎。

今师一去无来日,花洞石坛空月明。

别胡中丞

唐代方干

二年朝夜见双旌,心魄知恩梦亦惊。

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

叙怀二首

唐代张九龄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唐代张九龄

祝史辞正,人神庆叶。福以德昭,享以诚接。

六变云备,百礼斯浃。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初秋忆金均两弟

唐代张九龄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江上

唐代张九龄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初发曲江溪中

唐代张九龄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通化门外送别

唐代张九龄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杂诗五首

唐代张九龄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唐代张九龄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唐代张九龄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唐代张九龄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唐代张九龄

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长途未及半,中夜有遗音。

月思关山笛,风号流水琴。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送杨府李功曹

唐代张九龄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

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居然已多意,况复两乡违。

赠萧山彭少府

唐代方干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为清。

虽将剑鹤支残债,犹有歌篇取盛名。

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

唐代方干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飞流便向砌边挂,

片月影从窗外行。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送水墨项处士归天台

唐代方干

仙峤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

还家莫更寻山水,自有云山在笔峰。

别殷明府

唐代方干

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

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寄谢麟

唐代方干

越国云溪秀发时,蒋京词赋谢麟诗。

后来若要知优劣,学圃无过老圃知。

赠夏侯评事

唐代方干

傍窥盛德与高节,缅想应无前后人。讲论参同深到骨,

停腾姹女立成银。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送人宰永泰

唐代方干

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

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

嘉兴县内池阁

唐代方干

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床前沙鸟语,案下锦鳞惊。

细柳风吹旋,新荷露压倾。微芳缘岸落,迸笋入波生。

题松江驿

唐代方干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门前白道通丹阙,

浪里青山占几乡。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赠申长官

唐代方干

言下随机见物情,看看狱路草还生。

旅人莫怪无鱼食,直为寒江水至清。

上张舍人

唐代方干

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

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