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移琪树

唐代羊士谔

爱此丘中物,烟霜尽日看。无穷碧云意,更助绿窗寒。

城隍庙赛雨二首

唐代羊士谔

零雨慰斯人,斋心荐绿蘋.山风箫鼓响,如祭敬亭神。

积润通千里,推诚奠一卮。回飙经画壁,忽似偃云旗。

郡楼晴望二首

唐代羊士谔

霁色朝云尽,亭皋露亦晞。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

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无功惭岁晚,唯念故山归。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唐代羊士谔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

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唐代羊士谔

才子长沙暂左迁,能将意气慰当年。

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登郡前山

唐代羊士谔

洛阳归客滞巴东,处处山樱雪满丛。

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时自给事中京兆少尹出守年三十性乐山水故老云每旬数至后分阃

唐代羊士谔

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

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

夜听琵琶三首 其二

唐代羊士谔

一曲徘徊星汉稀,夜阑幽怨重依依。忽似摐金来上马,南枝栖鸟尽惊飞。

忆江南旧游二首 其二

唐代羊士谔

曲水三春弄綵毫,樟亭八月又观涛。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一

唐代羊士谔

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玉殿中参罢,云軿上汉遥。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

唐代羊士谔

守土亲巴俗,腰章囗汉仪。春行乐职咏,秋感伴牢词。

旧里藏书阁,闲门闭槿篱。遥惭退朝客,下马独相思。

山郭风雨朝斋怅然秋思

唐代羊士谔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唐代羊士谔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

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时自给事

唐代羊士谔

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

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

乱后曲江

唐代羊士谔

忆昔曾游曲水滨,春来长有探春人。

游春人静空地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唐代羊士谔

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

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

题梅妃画真

唐代李隆基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过老子庙

唐代李隆基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唐代李隆基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唐代李隆基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斋中咏怀

唐代羊士谔

无心唯有白云知,闲卧高斋梦蝶时。

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

永宁里小园与沈校书接近,怅然题寄

唐代羊士谔

故里心期奈别何,手移芳树忆庭柯。

东皋黍熟君应醉,梨叶初红白露多。

偶题寄独孤使君

唐代羊士谔

病起淮阳自有时,秋来未觉长年悲。

坐逢在日唯相望,袅袅凉风满桂枝。

题松江馆

唐代羊士谔

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唐代羊士谔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