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出谷

唐代刘得仁

东风潜启物,动息意皆新。此鸟从幽谷,依林报早春。

出寒虽未及,振羽渐能频。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

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

唐代刘得仁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

夏夜会同人

唐代刘得仁

沈沈清暑夕,星斗俨虚空。岸帻栖禽下,烹茶玉漏中。

形骸忘已久,偃仰趣无穷。日汲泉来漱,微开密筱风。

赠王尊师

唐代刘得仁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挂肩黄布被,穿发白蒿簪。

符札灵砂字,弦弹古素琴。囊中曾有药,点土亦成金。

通济里居酬庐肇见寻不遇

唐代刘得仁

衡门掩绿苔,树下绝尘埃。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

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裴回。问以何为待,惭无酒一杯。

寄友人

唐代刘得仁

风飒沈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秋夜寄友人二首 其二

唐代刘得仁

所思同海岱,所梦亦烟波。默坐看山久,闲行值寺过。

独吟黄叶乱,相去碧峰多。我有归心在,君行竟若何。

宿韦津

唐代刘得仁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唐代刘得仁

帝里余新第,朱门面碧岑。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忆鹤

唐代刘得仁

白丝翎羽丹砂顶,晓度秋烟出翠微。

来向孤松枝上立,见人吟苦却高飞。

对月寄同志

唐代刘得仁

霜满中庭月在林,塞鸿频过又更深。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监试莲花峰

唐代刘得仁

太华万余重,岧峣只此峰。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气分毛女秀,灵有羽人踪。

冬日题兴善寺崔律师院孤松

唐代刘得仁

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公。孤标宜雪后,每见忆山中。

静影生幽藓,寒声入迥空。何年植兹地,晓夕动清风。

云门寺

唐代刘得仁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二(一本将后四句作下第吟绝句)

唐代刘得仁

何处访岐路,青云但忆归。风尘数年限,门馆一生依。

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旧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

上翰林丁学士

唐代刘得仁

今代如尧代,征贤察众情。久聆推行实,然后佐聪明。

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词人求作称,天子许和羹。

上姚谏议

唐代刘得仁

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

送车涛罢举归山

唐代刘得仁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

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怜君明此理,休去不迟疑。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唐代刘得仁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赠从弟谷

唐代刘得仁

此世荣枯岂足惊,相逢惟要眼长青。

从来不爱三闾死,今日凭君莫独醒。

秋夜

唐代刘得仁

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窗前月过三更后,细竹吟风似雨微。

池上宿

唐代刘得仁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秋山极天净

唐代朱延龄

雨洗高秋净,天临大野闲。葱茏清万象,缭绕出层山。

日落千峰上,云销万壑间。绿萝霜后翠,红叶雨来殷。

唐代应真

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

寄姜窈窕诗

唐代张叔良

几上博山静不焚,匡床愁卧对斜曛。犀梳宝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