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少年行二首 其一

唐代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送友人之安南

唐代王昌龄

还舟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梅诗

唐代王昌龄

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唐代王昌龄

王维诗天子,杜甫诗宰相。

题贾岛吟诗台

唐代张乔

吟魂不复游,台亦似荒丘。一径草中出,长江天外流。

暝烟寒鸟集,残月夜虫愁。愿得生禾黍,锄平恨即休。

江楼作

唐代张乔

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

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

唐代张乔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山中冬夜

唐代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寻阳村舍

唐代张乔

荒林寄远居,坐卧见樵渔。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

题友人林斋

唐代张乔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

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试月中桂

唐代张乔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代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终南山

唐代张乔

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

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白云幽绝处,自古属樵人。

城旁□□

唐代王昌龄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馀匹。甲仗明寒川,霜□□□□。

□□煞单于,薄暮红旗出。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吊轵道赋附邵平歌

唐代王昌龄

道不虚行兮,史鳅没位,吾宁范伯之徒欤,感夷齐而多愧。

麟凤远去,龙则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往者不可谏,来者吾谁欺?

又赠李侍御

唐代王昌龄

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出塞二首 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云山清晓

唐代王昌龄

苍深翠浅瀑峥潺,岂谓讥秦始爱山。一炬咸阳机冢赤,紫霄巍立晓云间。

秋思

唐代王昌龄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送乔林

唐代王昌龄

草绿小平津,花开一水滨。

今君不得意,辜负帝乡春。

录自《文镜秘府论》

唐代王昌龄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欢州》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见谴至伊水》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唐代王昌龄

盛才膺命世,高价动良时。

帝简登藩翰,人和发咏思。

咏青

唐代王昌龄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

唐代王昌龄

弱冠早登龙,今来喜再逢。

何知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梅道士水亭

唐代王昌龄

金刚波若傲吏非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