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唐代李频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初离黔中泊江上

唐代李频

去去把青桂,平生心不违。更蒙莲府辟,兼脱布衣归。

霁岳明残雪,清波漾落晖。无穷幽鸟戏,时向棹前飞。

送姚郜先辈赴汝州辟

唐代李频

行李事寒天,东来聘礼全。州当定鼎处,人去偃戈年。

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送裴御史赴湖南

唐代李频

关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暮雪离秦甸,春云入楚宫。

平芜天共阔,积水地多空。使府悬帆去,能消几日风。

旅怀

唐代李频

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

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冬夜和范秘书宿秘省中作

唐代李频

每日得闲吟,清曹阙下深。因知遥夜坐,别有远山心。

芸细书中气,松疏雪后阴。归时高兴足,还复插朝簪。

送友人往太原

唐代李频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

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

唐代李频

暑天宜野宅,林籁爽泠泠。沙月邀开户,岩风助扫庭。

鹭栖依绿筱,鱼跃出清萍。客抱方如醉,因来得暂醒。

过巫峡

唐代李频

拥棹向惊湍,巫峰直上看。削成从水底,耸出在云端。

暮雨晴时少,啼猿渴下难。一闻神女去,风竹扫空坛。

及第后归

唐代李频

家临浙水傍,岸对买臣乡。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苦吟身得雪,甘意鬓成霜。况此年犹少,酬知足自强。

八月十五夜对月

唐代李频

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坐无云雨至,看与雪霜同。

抱湿离遥海,倾寒向迥空。年年不可值,还似命难通。

送孙明秀才往潘州访韦卿

唐代李频

北鸟飞不到,北人今去游。天涯浮瘴水,岭外问潘州。

草木春冬茂,猿猱日夜愁。定知迁客泪,应只对君流。

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

唐代李频

月过秋霖后,光应夜夜清。一回相忆起,几度独吟行。

河汉东西直,山川远近明。寸心遥往处,新有雁来声。

古意

唐代李频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

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

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唐代李频

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

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

送友人下第归越

唐代李频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送陆肱归吴兴

唐代李频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

岐山逢陕下故人

唐代李频

三秦一会面,二陕久分携。共忆黄河北,相留白日西。

寄来书少达,别后梦多迷。早晚期于此,看花听鸟啼。

眉州别李使君(一作眉山留献张端公)

唐代李频

回首雪峰前,朱门心杳然。离人自呜咽,流水莫潺湲。

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一生从此去,五字有谁怜。

江夏春感旧

唐代李频

东风出海门,处处动林园。泽国雪霜少,沙汀花木繁。

暖鱼依水浅,晴雁入空翻。何处阳和力,生萍不驻根。

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唐代李频

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

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窗西太白雪,万仞在遥空。

朔中即事

唐代李频

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落日风沙长暝早,

穷冬雨雪转春迟。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

浙东献郑大夫

唐代李频

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楼台独坐江山月,

舟楫先行泽国春。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赠长城庾将军

唐代李频

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向国报恩心比石,

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唐代李频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含香已去星郎位,

衣锦惟思婺女邻。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