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野望

唐代杨凌

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唐代杨凌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诗式》)

嘲高士廉木履

唐代选人

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唐代翁绶

海国欧乡浙水东,暂烦良守此凭熊。(见《事文类聚》)

相和歌辞。婕妤怨

唐代翁绶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火烧白玉非因玷,

霜翦红兰不待秋。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赠毛仙翁

唐代王起

冰霜肌骨称童年,羽驾何由到俗间。丹灶化金留秘诀,

仙宫嗽玉叩玄关。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

唐代姚系

蝉鸣一何急,日暮秋风树。即此不胜愁,陇阴人更去。

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

和周侍郎见寄

唐代王起

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杨叶纵能穿旧的,

桂枝何必爱新香。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

浊水求珠

唐代王起

行潦沈明月,光辉也不浮。识珍能洞鉴,精宝此来求。

几被泥沙杂,常随混浊流。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唐代王起

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

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唐代王起

台庭才子来款扉,典校初从天禄归。已惭陋巷回玉趾,

仍闻细雨沾彩衣。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赋花

唐代王起

花。点缀,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一

唐代法照

同气连枝本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寄劝俗兄弟二首 其二

唐代法照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白马

唐代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金埒乍调光照地,

玉关初别远嘶风。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咏酒

唐代翁绶

逃暑迎春复送秋,无非绿蚁满杯浮。百年莫惜千回醉,

一盏能消万古愁。几为芳菲眠细草,曾因雨雪上高楼。

石桥

唐代李祎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粤因求瘼馀,倏想寻真域。

放情恣披拂,杖策聊□□。□□□□□,□□□□色。

正夜侍宴应诏

唐代薛曜

重关钟漏通,夕敞凤皇宫。双阙祥烟里,千门明月中。

酒杯浮湛露,歌曲唱流风。侍臣咸醉止,恒惭恩遇崇。

邙山古意

唐代薛曜

昔掩佳城路,曾惊壑易迁。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

镂鼎名应大,生金字不传。风飙吹白日,罗绮拭黄泉。

九城寻山水

唐代薛曜

菊浦桃源瞰九城,鸾歌凤啸忽将迎。千岩杂树云霞色,

百道流泉风雨声。上客由来轩盖重,幽人自觉薜萝轻。

登绵州富乐山别李道士策

唐代薛曜

珠阙昆山远,银宫涨海悬。送君从此路,城郭几千年。

云雾含丹景,桑麻覆细田。笙歌未尽曲,风驭独泠然。

送道士入天台

唐代薛曜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正夜侍宴应诏(《英华》作正月望夜上阳宫侍宴应制)

唐代薛曜

重关钟漏通,夕敞凤凰宫。双阙祥烟里,千门明月中。

酒杯浮湛露,歌曲唱流风。侍臣咸醉止,恒惭恩遇崇。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唐代薛曜

玉洞幽寻更是天,朱霞绿景镇韶年。飞花藉藉迷行路,

啭鸟遥遥作管弦。雾隐长林成翠幄,风吹细雨即虹泉。

舞马篇

唐代薛曜

星精龙种竞腾骧,双眼黄金紫艳光。一朝逢遇升平代,

伏皂衔图事帝王。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