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信

清代牛焘

含毫独坐写平安,刚到书成夜已阑。梅信商量传北雁,梨花粉碎满东栏。

光疑兔魄窗先曙,冻合麋丸砚屡干。任是哀肠贪话热,总嫌冰雪透缄寒。

赠木西僧

清代牛焘

紫氎架裟四十年,山林尘市各随缘。酒倾竹叶供花醉,榻倚松云傍鹤眠。

早觑菩提非是树,从来老佛不参禅。呼卢又逐春城去,开遍碧桃犹未还。

五华谒武候祠

清代牛焘

回环金碧气萧森,古柏祠堂贮夕阴。北伐不遗恢汉力,南征先见渡泸心。

风清故垒蔓菁绿,雨过秋江瘴雾沉。此日星回犹有节,英灵何处暮云深!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清代牛焘

驿路梅花香敞庐,为酬燕相夜缄书。三更添盏随膏短,双目麻茶怨镜疏。

叔夜交情非绝物,香山老病久悬车。如何拟作闲关客,翻似桓家幕下胥。

抵家

清代牛焘

果然今日到家乡,怪底征鞭恋夕阳。自学此身犹似客,那堪短鬓一相望。

蒿尘消受三秋雨,菊圃开残九月霜。几载寒暄方共话,当门瘦马系垂杨。

春日游商山寺

清代牛焘

苴兰二月近清明,拾翠人来陌上行。弱缕穿花盘雾湿,香罗遮面护云轻。

采芝谁似皤皤老,瘗玉难寻郁郁城。记取南中风景好,当年陆贾最多情。

闱后迤西道中作

清代牛焘

碧鸡西望古连然,一片征鸿接远天。客邸黄花难共醉,林端小雨不成眠。

鹿城树色秋风里,鸡足云山落日边。为问残阳苴力铺,祗今憔悴咽寒蝉。

自北固放舟登焦山值雨留松寥阁

清代史密

长江到海风愈急,焦山一点江中立。心游脚阻不得前,浪紧人稀舟独入。

山根倒浸石磴盘,崖有高阁众峰攒。分岩插谷楼殿出,飞鸟不到浮云端。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一

清代牛焘

山围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晓日拨云添远岫,幽溪入夜带秋声。

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

眠龙洞

清代牛焘

石床岩溜古杉松,帝子来游此寄踪。身世何缘投万里,风尘到处怨三丰。

秋高怕唳云中鹤,霜落愁闻月下钟。叹息骊珠久离握,何曾安稳作眠龙。

滕王阁

清代牛焘

杰阁凌空傍水涯,迥廊面面夕阳赊。东封故国埋荒草,南浦高楼认落霞。

帝子何心留去思,江灵有意表才华。登临不尽兴衰感,何处临春玉树花。

白公苏公祠

清代牛焘

百年身世类转蓬,老少行藏大略同。此日堤分双道月,两朝祠合一家风。

春山杜宇啼诗魄,秋水芙蕖笑醉翁。为有甘棠遗爱在,垂杨掩映晚烟中。

泛舟西湖

清代牛焘

钱塘霸业已千秋,南渡江山习宴游。明圣何因比西子,烟花不独让扬州。

神仙野衲三杯酒,迁客骚人一叶舟。塔上夕阳堤畔月,流连不尽古今愁。

镇江

清代牛焘

万里长江铁瓮城,三峰底柱犬牙撑。山回北固常潮立,堑入东吴接海平。

自昔丹徒王气断,于今京口暮云横。奔涛犹作蕲王鼓,想见残魂堕马惊。

咏署中杂木

清代牛焘

古木森森旧成林,斤斧相寻直到今。剩有楸梧留彩翼,新栽桃李布清阴。

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异日轮囷期广厦,怜才须见百年心。

杪松

清代牛焘

青苍磊落出风尘,劲节参天若有神。得地高明缘正直,此材肝胆异轮囷。

松霜柏露同经炼,野魅山魈远见瞋。一样后雕声寂寂,从来岩穴有沉沦。

咏老马

清代牛焘

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

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听晓鸟

清代牛焘

鼓吹诗肠最有情,非关得意自呼名。喉端应律东风暖,林下栖踪夜气清。

丝竹因人嫌作态,文章似尔善和鸣。人间不觉韶光老,园柳依稀递变声。

画眉

清代牛焘

谁把长眉一笔勾,芳魂犹忆上阳秋。双蛾带雪翻金篓,半月穿栏隐玉钩。

靧就桃花馀掩翠,描成柳叶转含愁。多情京兆倘怜尔,搦管提携上镜楼。

清代牛焘

野老篱边对酒时,含霜浥露两三枝。略无俗韵非关隐,为抱秋心独放迟。

影蘸夕阳描小照,香留晚节赋新诗。清芬冷落寒螀夜,不许春来蛱蝶知。

遣怀

清代牛焘

寂寂衙斋傍翠微,三年清俸坐忘归。常愁直道招嫌易,差喜闲曹得谤稀。

一枕松阴扫花径,满庭香草掩柴扉。独怜瓦雀声相伴,嘱尔尘寰处处机。

感事二首 其二

清代牛焘

酒酣拔剑起王郎,敲碎唾壶哀感长。一代生灵涂炭尽,百年财赋地天荒。

晨星将相钟炎汉,郭李功勋在盛唐。任是豪横成啸聚,终应詟伏庆安疆。

长清道中作 其一

清代弘历

雪后馀寒恋翠微,春初薄暖爱晴晖。山村曲折觇民俗,不必匆匆策六騑。

复闻山东得雨

清代弘历

东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鹪鹩

清代姚燮

鹪鹩谋一饱,绕树看环飞。守命惩奢欲,驯天养逸机。

鸡埘无稻粒,凤铩有苔衣。托室巢能稳,翀霄未敢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