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都怀古

清代尤珍

风流佳丽魏王都,忆昔雄豪创霸图。邺苑人空花自落,铜台伎散鸟争呼。

五官事业埋荒陇,七子才名付酒垆。惟有漳河东逝水,年年春涨浴飞凫。

寄家信

清代尤珍

落日苍然远,浮云天际翔。潮声何处发,今夜宿江乡。

有客归吴会,封题寄八行。明朝渡江去,烟水正茫茫。

台城竹枝词 其二

清代李如员

客里频闻蟋蟀声,海东气候本先行。桐花未谢莲花放,更异缘墙壁虎鸣。

台城竹枝词 其一

清代李如员

法华寺对竹溪庵,野色晴空一抹蓝。多少踏风人去后,五妃墓道日三三。

怡云别业杂咏 其五

清代潘尚仁

一派潺湲梦寐余,百门泉水护幽居。耳中俗物应流尽,管取襟怀并太虚。

怡云别业杂咏 其四

清代潘尚仁

密竹参差欲涨天,秋来洗得最堪怜。自家取足渔竿用,更与溪翁备织筌。

怡云别业杂咏 其三

清代潘尚仁

低筑垣墙小界邻,野蜂间蝶往来频。最怜山月当头起,比校城中早近人。

怡云别业杂咏 其二

清代潘尚仁

茅屋萧疏八九间,双扉终日向溪间。何须更上清晖阁,自有高楼看好山。

怡云别业杂咏 其一

清代潘尚仁

榆柳团团接翠微,野人心事莫相违。白云从此间舒卷,不许澶漫出岫飞。

平山堂

清代潘尚仁

栋梁虚敞丽高台,纵目秋光四望开。平楚冷烟依槛过,远山晴影入窗来。

风流阅世成千古,景物兴怀更一回。佳句自应推往昔,含毫不觉愧非才。

念奴娇 祀灶

清代王贞仪

行厨烟散,刚入夜、炊馀寒彻。爆竹邻家初竞响,正是交年节。

床脚烧灯,灰堆击帚,五祀辰方接。底需祈报,但教香水无缺。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二

清代翁同和

苇壁添新薄,茅檐缀晚瓜。寻常小村落,珍重古田家。

谷贱非农病,钱荒有众哗。从来富强术,毕竟是桑麻。

西江月

清代傅熊湘

醒后还为蝴蝶,梦中化为鸳鸯。行云缥缈雨荒唐。

何处楚王台上。

论诗

清代陈维英

著色原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可怜绝艳芙蓉粉,涂在无盐脸上来。

目力

清代陈维英

两目虽存力减前,临文敢怨视茫然。自从六岁攻书起,我已劳他七十年。

竹得林字 其二

清代陈维英

不怕青霜白雪侵,千竿挺翠自成林。傍人只爱坚多节,但见君身未见心。

并蒂莲 其二

清代陈维英

淤泥不染两朱丹,此种应教号合欢。若使亭亭还解语,同心相对臭如兰。

建醮偶感

清代陈维英

祭鬼供神款客疲,富家难度况贫儿。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

留髭自咏 其四

清代陈维英

今朝诗思为髭抽,后日诗从撚处求。倘每吟诗频撚断,诗人口比老僧头。

采石矶

清代尤珍

李白昔醉酒,曾游采石矶。矶流一何急,弄月不知归。

山树色犹古,江涛声未稀。我来怀胜迹,怊怅对清晖。

家查客叔招同吴山尊陈荔峰小集

清代查人和

渐收檐铎晚风声,一线天光捲幔迎。月共梅花邀客至,窗衔山色放宵晴。

陈遵尺牍原无匹,吴质文章旧有名。炉火欲销镫欲黐,起听街鼓报三更。

遣闷

清代查人和

唾壶敲缺有商声,惊起霜华掠鬓迎。旧梦似烟浑欲散,新愁如雾不成晴。

三生杜牧余禅榻,一锸刘伶胜酒名。草草年光容易过,宵来生怕问残更。

送九兄羹湖之蓼

清代姚文鳌

干戈满目未休兵,负笈劳劳独远行。驿路草深官柳细,板桥露白客装轻。

已怜鸿雁三秋别,莫动鲈鱼千里情。君到蓼城应念我,屋梁有梦月华明。

雨中花 题秋海棠遗画

清代孔宪英

腕底酸红冷翠,写出秋容如醉。恨煞西风情太恶,吹作冰天泪。

忍把画图当晤对。看小样、红妆憔悴。耳根内似闻蛩语,哽咽更教人心碎。

即事

清代陈矩

依山小筑静无哗,风堕琴弦响落花。三径竹松新活计,一编文字旧生涯。

引泉婢浣芝云石,扫叶童煎谷雨茶。傍晚消閒无个事,悄听虫语隔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