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道中

清代许传霈

一塔指朝暾,巍然雉堞存。断碑留胜迹,残垒吊忠魂。

草长凄风帚,桥连旧日村。伤心遗士卒,犹说向军门。

渡扬子江

清代许传霈

风送潮头急,扁舟雪浪抛。两峰巍伏虎,一水气腾蛟。

洞辟渔翁宿,樯高飞鸟巢。中流诗思阔,无处著推敲。

登金山绝顶

清代许传霈

长峙大江东,登临感慨中。塔孤飞鸟疾,潮落夕阳红。

烽火千山垒,回樯万里风。残碑寻不得,绝顶起烟濛。

三月四日侍母登舟谢淮阴诸友送至宝应

清代许传霈

冠盖动淮阴,河梁携手吟。此乡多蕴结,永夜慰胸襟。

百里联床梦,扁舟故友心。相逢终欲别,不尽玉杯斟。

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 其一 剪烛

清代许传霈

绛蜡添莲炬,开来笑语亲。西窗风雨夕,东壁画图人。

分韵三条尽,修书半榻陈。夜游还秉烛,烟景召阳春。

将返杭州次小敏赠行诗韵即题其读月楼稿

清代许传霈

偶然来海上,相聚话飘蓬。莫漫愁知己,吾怀陆放翁。

明朝须别去,此际怅离衷。珍重一诗卷,天寒伴雪风。

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 其二 焦桐

清代许传霈

本不耐凡响,甘心爨下过。何期知己遇,奈此缺残何。

流水犹堪谱,无弦已觉多。生春弹指下,解阜自能歌。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 其二

清代许传霈

犹得修定省,灵椿此去安。频年添发白,千里慰形单。

客惯身忘旅,家贫眷耐寒。维扬江上见,为我道加餐。

次韵复陆小敏

清代许传霈

风雪催征道,匆匆岁序更。有怀看宝剑,无语对寒檠。

诗酒骚人事,关河旅客情。何如三百亩,同作砚田耕。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 其一

清代许传霈

才归沪渎棹,复泛广陵舟。客地一挥手,青天几处愁。

饥寒身共叹,时业泪交流。珍重书香旧,秋风再唱酬。

题袁柘林小影用其兄香溪韵

清代许传霈

潇洒画中人,风怀回出尘。山林聊写韵,泉石迭为宾。

廿载光阴迅,三生面目真。披图一想像,应是卧云身。

兵燹后五年不墓祭矣,成一律寄伯兄

清代许传霈

祭扫原循故,凄凉奈此情。纸灰一抔土,烟柳五清明。

宿草留前泪,斜阳趁晚晴。遥知孤棹客,涕泗倍盈盈。

吊陈鲁斋兄丈

清代许传霈

携杖萝岩下,高风羡岸然。青蓝联旧契,葭莩托良缘。

孰意今把袂,为时未届年。大风一曲后,遽尔渺云烟。

金缕曲 寄赠何铁三十初度,次铁珊先生用辛稼轩元韵

清代薛斑

龙犬从人说。说何生、痴狂懒慢,居然怀葛。落拓天涯三十载,历遍穷途霜雪。

总埋没、朱颜绿发。回首江南风物好,枉飘零、辜负梅花月。

满庭芳 和锡鬯李晋王墓作

清代曹贞吉

石马无声,饥乌作阵,白杨风急萧萧。珠襦玉匣,曾此葬人豪。

河朔同盟藩镇,分带砺、只汝功高。真乐事,锦囊三矢,意气快儿曹。

偶成

清代许传霈

自信何为者,乾坤一庶民。默参閒里味,睡友梦中人。

俯仰难逃俗,文章莫济贫。桃源津得问,何处不藏身。

冬夜山居

清代许传霈

万籁齐归寂,寒灯烬草庐。冰霜深夜柝,风雨一床书。

事去真无那,人生岂必虚。漫漫天不晓,空过日之馀。

居小越旧庐

清代许传霈

当门山色秀,犹幸此居贫。堂构三间旧,箕裘五世亲。

常怀庐墓近,忘与市廛邻。日暮閒无事,窗前羡钓纶。

秋夜

清代许传霈

凉夜悬明月,嗟哉何处看。独怜孤子苦,未识老亲寒。

零露霏林湿,长松照墓单。欲思温寝被,回首泪难乾。

秋日

清代许传霈

秋本无愁处,人愁秋亦愁。举头征雁疾,到耳语蛩幽。

风木摇难定,江河去不休。凭阑无限意,情月又横楼。

去淮阴留别诸友 其二

清代许传霈

来去清淮水,葭莩接旧欢。不期因患难,重作旧团栾。

萱草高堂树,车黄行路难。斯时无限语,尺素道加餐。

去淮阴留别诸友 其一

清代许传霈

未满相知愿,天涯共客时。三年非小聚,千里饯新诗。

柳色阳关曲,桃花潭水思。西湖山色好,相会不须期。

得家书将去泰州

清代许传霈

偏照扬州月,由来十二圆。鱼书迟驿使,乌鸟落江天。

明日扁舟客,长淮一路蝉。忘忧树北堂,也说是归年。

夜半泊邵伯驿访龚甫

清代许传霈

落月天河朗,危樯独夜开。故人忘寂寞,游子几徘徊。

灯火前堤灭,钟声野寺来。高楼言不尽,画角漫相催。

忌日

清代许传霈

千里有孤子,三年无老亲。问心时号泣,触目事悲辛。

故国浮抔土,天涯客几人。记曾前夜梦,犹是过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