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其三

清代曾纪泽

骥服盐车上太行,眼中驽蹇任超骧。九方皋死心先冷,八尺身存项总强。

岂有蔷薇颁皂枥,误寻苜蓿走沙场。何年外阪争途罢,一骋兰筋陟六方。

杂感 其二

清代曾纪泽

铜梁山麓涧之湄,山色苍茫云意奇。荷发双池香在叶,桐高百尺老无枝。

未成避世谋中隐,正坐封侯怅数奇。寄语九峰山下士,汲泉应及在山时。

八月十五日夜森比德堡对月

清代曾纪泽

祆庙园楼百仞高,梵钟清夜吼蒲牢。见闻是处驼生背,官职无名马有曹。

明镜喜人增白发,奚囊搜句到红毛。冰轮何事摇沧海,去作长天万顷涛。

杂感 其一

清代曾纪泽

廿年稽古注虫鱼,搜括嬴秦劫火余。为考谐声类隔术,兼通画革傍行书。

九千文字成嚆矢,十万程途骋传车。安得上林亲射雁,羝羊未乳返吾庐。

和王一樵九日书怀诗韵四首 其一

清代刘天谊

意气殊高百尺楼,如何未遂广寒游。局拳阆苑梯云手,感慨龙山落帽秋。

空抱壮怀篱下过,权将佳节醉中酬。可怜更有伤弓雁,折翅惊号芦荻洲。

悼亡二首 其二

清代张笃庆

泠泠锦瑟向谁弹,曲里潇湘雁影寒。一任繁花自开落,从教明月下阑干。

云封贝带香犹在,雨湿胭脂露未干。寂寂空庭孤坐处,何人对案劝加餐?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 其二

清代安昶

忆别离家有几时,夜深魂梦起相思。月移花弄阑干影,墙外笙吹柳雪诗。

坐卧未宁嫌席煖,宾朋对语笑情痴。三更声动疑宵雨,风过危樯绕碧枝。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 其一

清代安昶

昔日曾劳访戴船,今宵图晤乏良缘。盛湖风景看如昨,野岸桑麻断复连。

绿树重遮千里目,紫云空袅万家烟。高人驻足知何处,报道姑苏去未旋。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 其六

清代安昶

不道吴江景象殊,停棺累累傍桑枝。青山有地魂何在,白骨无情吊岂知。

鬼哭但愁风雨夜,邑人偏废蓼莪诗。蔂梩归反奚难尽,颡泚应回睨视时。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 其五

清代安昶

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 其四

清代安昶

夜泊清溪皓月明,万花飞舞暮烟横。文昌高阁窗前立,武帝威风橹后生。

村犬不惊知政肃,庭罗张处布仁声。主翁却赋归来晚,漏尽铜龙已五更。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 其三

清代安昶

湖水苍茫气象雄,孤帆远远乘长风。冲开巨浪千层碧,搅破朝阳一点红。

夹岸桃花侵古渡,远山云影蔽长空。闲来访戴人奚在,乘兴何须问主翁。

寒夜不寐有感而作

清代言忠贞

帘外宵深露渐凝,手挥老泪欲成冰。五更寒逼三椽屋,四面风欺一点镫。

梦后徒生寻梦想,人间久住恐人憎。凭栏细数从前事,落月疏钟感不胜。

偶书

清代言忠贞

荒凉陋巷称贫居,忘却人间岁已除。酒不浇愁缘量浅,诗难脱俗愧才疏。

閒梳白发千丝短,老寄红尘百计虚。叹息繁华容易谢,春风无力枉吹嘘。

岁暮偶成

清代言忠贞

一身贫病又残年,百事艰难在眼前。无赖诗魔偏冷落,有情愁绪最缠绵。

风云变态诚如梦,冰雪为肠不耐煎。试看梅花清彻骨,几曾开到好春天。

悲外偶作

清代言忠贞

梦中寻梦梦无痕,梦醒凄凉不可论。水复山重悲远道,乌啼月落盼归魂。

未亡转觉身多累,独活难如草有根。坐对遗容成一叹,居然梁案共晨昏。

风阻

清代言忠贞

随宦寒冬海上游,停帆薄暮感离愁。潮原有信迎来客,风若多情阻去舟。

四野鸟声喧似曙,半弯月影淡于秋。却输渔父安閒甚,静傍芦花下钓钩。

外得海门校官赴任半月音杳感成

清代言忠贞

宦游敢惜受风尘,此去天涯正小春。海上潮声惊客梦,闺中镫影瘦离人。

程非千里音何杳,日似三秋语始真。莫怪相思曾化石,偶然分手已伤神。

梦晤晓亭聊赋七绝以寄之

清代安昶

暌违南北路三千,恍惚逢君话旧年。最恨鸡声频报晓,惊残好梦不常圆。

丁丑六月阴雨书寄晓亭妹丈

清代安昶

连宵风雨过山巅,暑气全消六月天。晨起罗衣知已薄,夜来着意更添绵。

七夕

清代安昶

年年飞鹊架银河,才值佳期瞥眼过。人世每虞欢会少,仙家转喜别情多。

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

十五十六两日又下大雨

清代安昶

猎屐街头百尺泉,疾雷又送雨绵绵。千村云雾迷山谷,万顷烟波泻锦川。

绿树风高头拂地,碧荷浪涌背朝天。良苗快睹乘时发,何必长空下玉钱。

枫桥柬朱蔬坪太史

清代叶绍本

吴江霜冷泛疏篷,为访苕西玉局翁。隐几公方注秋水,开轩人似坐春风。

寒山钟断枫千树,老圃香浓菊一丛。回首旧游清兴在,画船镫火月明中。

吴江城外

清代叶绍本

艇子呕哑日未午,枫林叶落碧烟平。湿云过树不成雨,溪水放田时有声。

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

淞江道中

清代叶绍本

江晚归舟疾,风帆半整斜。鸭头浮碧涨,鱼尾落红霞。

棹转山移影,潮来岸没沙。莼鲈犹此地,怀古一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