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七弟问作诗之旨

清代张金镛

少年作诗花作骨,辞尚葩华韵清越。最宜雪蕊艳春风,亦似冰箸击寒月。

中年作诗先读书,书味日积成膏腴。贞柯内荣郁茂实,秀颖外竖蕃蕤敷。

武进吊黄县丞时适检元和朱孝廉知止堂诗因并及之

清代张金镛

毗陵自昔号才薮,博综经史洪孙张。诸家诗歌但余事,专门神妙端推黄。

君才岂必似李白,裁花作骨冰为肠。当其作诗极冥想,纵贯千仞横八荒。

书吴祭酒集 其二

清代张金镛

合肥司马虞山叟,鼎足声名莫共论。初愿岂殊陶隐士,义心终胜赵王孙。

余生白发悲歧路,故国青山有泪痕。肠断龟年谭往事,宫槐秋雨最销魂。

答叶润臣侍读次见贻韵

清代张金镛

幽瀑咽危石,蛟龙深涧眠。君诗与俗异,此曲少人传。

夜月窥残酌,晨风动急弦。关河满榛棘,归路隔烟川。

书吴祭酒集 其一

清代张金镛

世事茫茫一局棋,沧桑阅尽鬓添丝。可怜地老天荒后,正是河清海晏时。

词赋江关留庾信,才名宫禁重微之。十三陵树苍茫甚,残月西风寄所思。

书顾梁汾寄吴汉槎塞外词后 其二

清代张金镛

古义怀中字,新腔笛里愁。艰难承一诺,辛苦报千秋。

剑外凋青鬓,樽边叹白头。绝怜吴祭酒,宿草早山丘。

满江红 北固山怀古

清代龙光

天堑茫茫,问今古谁能超越。想当日、孙刘遗事,真称雄绝。

片石中分三尺剑,一城熔就千钧铁。笑曹家,横槊赋诗时,东南裂。

送杨而上还剑上

清代梁份

最愁浮汉沔,晚泊向寒汀。山夹天垂幕,舟轻水建瓴。

家从云外望,猿到夜分听。却爱乡园树,苍茫到眼青。

虞美人 秦淮纪事

清代龙光

我来顿觉秦淮老。绿褪垂杨杪。小桥何处笛声寒。

多事凉飔吹曲恼凭栏。

自上杭旧县乡至永安湖口司无在非山山密而促登顿甚劳途中书此遣怀

清代李惺

我闻七闽之险绝人寰,今见闽西之山长且弯。如树有干干有枝,枝枝叶叶交回环。

一山生出山无数,大抵无一直走皆横拦。初逾一岭谓山尽,未尽又见山当前。

江城子 第一体

清代龙光

小舠频出禁城东。过帘栊。锦成丛。凝眸绰约,槛外涌芙蓉。

无计随他流水去,愿化作,藕花风。

庚戌元日日食一百二十韵

清代李惺

岭南逢元日,客子心悲伤。旁观谬测度,谓我思故乡。

故乡虽云远,可以理归装。况自入山来,泉石慰膏肓。

释心

清代李惺

目愿为我目,口愿为我口。足愿为我足,手愿为我手。

区区此一心,不乐为我有。我岂负心哉,问心心曰否。

焦山夜话

清代王嵩高

颠风吹塔铃,环山大波涌。虚堂佛火明,嗒然无怖恐。

高咏溯坡公,后先堪继踵。宵深人未眠,神清骨愈耸。

龙山寺别念昔二叔

清代王嵩高

荦确行陂陀,苍然四山暮。淡月生前峰,照见招提路。

远水送孤舟,长天隐春树。渔镫波外悬,僧磬烟中度。

太皞宓牺氏陵

清代王嵩高

邃古传神母,流光感赤虹。龙书彰圣瑞,日角表皇躬。

肇启苞符秘,能侔造化功。纪元开运会,画卦判洪濛。

盱眙怀常尉建

清代王嵩高

昔人耽吏隐,曾此驻高轩。白日无公事,青山满县门。

调琴寄幽兴,拄笏欲忘言。不见神仙尉,诗成谁与论。

瓯北谭祁阳往事有感次韵

清代王嵩高

黄粱梦里记曾游,争羡陶公督八州。燕去空堂巢已覆,鹤归华表冢难求。

论诗跌宕须眉在,话旧凄凉涕泗流。同是故人兼故吏,相看霜雪各盈头。

玉阶怨

清代王嵩高

班姬辞辇后,纨扇雪霜侵。妾貌那堪惜,君恩良自深。

广庭萋绿草,华殿起秋阴。犹胜长门者,空输买赋金。

二陆草堂怀古 其一

清代张吉安

婉娈昆山姿,俊伟产其麓。访古五茸城,喟焉叹二陆。

将相门华腴,文章世推服。赤乌销霸业,天意覆邦族。

调任长安过灞桥 其二

清代张篯

闻道长安不易居,折腰元亮意何如。送迎忙似桥边柳,莫笑邮亭绿影疏。

调任长安过灞桥 其一

清代张篯

年年折柳灞桥过,风雪征鞍句漫哦。管领春光看此度,棠阴可比柳阴多。

晚至邯郸偶成

清代张篯

薄暮归途急,朱霞傍客飞。众山连雾伏,独鸟送烟归。

暝色入红树,风痕生翠微。丛台遗迹在,千载竟斜晖。

城南

清代张篯

西塘客竟去,草树响飕飕。箫鼓前村赛,烟霞何处楼。

风飘秋社燕,月泻晚溪鸥。野色携归案,诗情挂倦眸。

登西林寺塔同雪庵兄作

清代张家鼒

西林寺塔干云霄,盘空一气风萧萧。抠衣纳级鼓残步,豁然开朗忘尘嚣。

九峰罗列如屏障,尺水春申在盆盎。阿兄指点赤松溪,目极云烟不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