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亭 其一

金朝王庭筠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

赠益公和尚还超山

金朝王庭筠

平沙漠漠雁翩翩,风弄菰蒲水拍天。短艇得鱼撑月去,一声渔笛破寒烟。

河阴道中 其二

金朝王庭筠

微行入麦去斜斜,才过深林又几家。一色生红三十里,际山多少石榴花。

河阴道中 其一

金朝王庭筠

梨叶成阴杏子青,榴花相映可怜生。林深不见人家住,道上唯闻打麦声。

送子贞兄归辽阳

金朝王庭筠

青峭江边玉数峰,烟梳雨沐为谁容。到时为向山灵道,归意如君一倍浓。

夏日

金朝王庭筠

西窗近事查如梦,北客穷愁日抵年。花影未斜猫睡外,槐枝犹颤鹊飞边。

被责南归至中山

金朝王庭筠

短辕长路兀呻吟,行李迟迟日益南。亲老家贫官职重,恩多责薄泪痕深。

向人柳色浑相识,著雨花枝半不禁。回首觚棱云气隔,六年侍从小臣心。

登林虑南楼 其一

金朝王庭筠

殿閤偏宜落照间,倚天无数玉潺湲。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閒。

超化寺

金朝王庭筠

隔竹微闻钟磬音,墙头脩绿冷阴阴。山迎初日花枝靓,寺里清潭塔影深。

吾道萧条三已仕,此行衰病独登临。简书催得匆匆去,暗记风烟拟梦寻。

示赵彦和

金朝王庭筠

四柳危亭坐晚阴,殷勤鸡黍故人心。儿孙满眼田园乐,花木成阴年岁深。

十亩苍烟秋放鹤,一帘凉月夜横琴。家山活计良如此,归兴秋风已不禁。

秋郊

金朝王庭筠

瘦马踏晴沙,微风度陇斜。西风八九月,疏树两三家。

寒草留归犊,夕阳送去鸦。邻村有新酒,篱畔看黄花。

送士选山东外台判官

金朝王庭筠

秋天寥廓使星明,光动山东七十城。玉署文章厌闲冷,绣衣风采试澄清。

人随白雁霜前到,诗绕青山马上成。才力如君君未老,只愁无地避功名。

中秋

金朝王庭筠

虚空流玉洗,世界纳冰壶。明月几时有,清光何处无。

人心但秋物,天下近庭梧。好在黄华寺,山空夜鹤孤。

书西斋壁

金朝王庭筠

世事云千变,浮生梦一场。偶然携柱杖,来此据胡床。

有雨夜更静,无风花自香。出门多道路,何处觅亡羊。

韩陵道中

金朝王庭筠

石头荦确两坡间,不记秋来几往还。日暮蹇驴鞭不动,天教子细数前山。

野堂 其二

金朝王庭筠

云自知归鸟自还,一堂足了一生闲。门前剥啄定佳客,檐外孱颜皆好山。

野堂 其一

金朝王庭筠

绿李黄梅绕屋疏,秋眠不著鸟相呼。雨声偏向竹间好,山色渐从烟际无。

登林虑南楼 其二

金朝王庭筠

户牖凭高可散愁,石田棋布青林稠。西山万古碍新月,南风六月生凉秋。

见说官閒百无事,不妨客至一登楼。扬州骑鹤亦何有,诚哉不负三年留。

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二首 其二

金朝张澄

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块坐毡庐心悄悄,远怀茅屋梦频频。

瓜田无取终成谤,市虎相传久是真。乡国归程应岁暮,火炉煨栗话情亲。

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二首 其一

金朝张澄

塞草枯黄秋未残,北风裘褐日生寒。田园政忆遂初赋,冰雪莫吟行路难。

囊颖露锥徒自苦,蒯缑有剑秪空弹。南窗明暖无尘到,惭愧高人老鹖冠。

积雨

金朝张澄

积雨生顽痹,新晴意自怡。幽花依小径,野蔓媚疏篱。

发少从梳懒,年衰与杖宜。腐儒惭用拙,粝食复何辞。

辊马图

金朝张澄

飞堑乘城力亦优,不应伏枥便垂头。而今世上无良乐,兀兀黄尘辊得休。

金朝杜充

汩汩劳生为尔忙,只除不到白云乡。步回洛浦生罗袜,歌断秦楼蔌杏梁。

閒扑衣襟迷远望,静穿窗隙锁斜阳。帝城别有风流在,辇路春风十里香。

赠研师寄寄翁

金朝段成己

有客抗尘容,不知何人斯。自云来西秦,著脚汾之麋。

放浪三十年,野鹿不受羁。是身寄虚空,歘若驹隙驰。

金朝杨兴宗

要得一书藏石室,为缘新说自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