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首 其七 灵感寺

金朝赵秉文

徒河岸北白莲东,法鼓惊飞碣石鸿。塔上风烟高鸟路,山头云雨化人宫。

松林碍日蜂房冷,石砌颓沙蚁穴空。欲尽休公挥麈乐,鬓丝羞对落花风。

杂兴十首 其五 七金山寺

金朝赵秉文

刳檐篆额蠹蜗涎,像教尘埃阅百年。殿栋犹题辽日月,图经不载禹山川。

荒碑盘屈蜿蜒古,坏壁参覃罔象拳。想见当时崇奉日,无边花雨散诸天。

杂兴十首 其六 野香亭

金朝赵秉文

半空栏槛倚云根,暇日登临付一樽。山上青莲惟见塔,水边绿树定知村。

花枝低拂寻春骑,杜宇频伤久客魂。过尽芳时游客少,一轩风雨送黄昏。

杂兴十首 其四 镇国寺

金朝赵秉文

灵鹫飞来处处尊,绿云细路络城根。百年楼殿倚天末,万井风烟当寺门。

五月微凉清佛界,六时豪吹动祗园。四山放入无多力,乞与西南构一轩。

静阳道中

金朝赵秉文

路转山腰步步迷,高林浅水下回溪。荞花酿蜜蜂贪腹,柏叶储香麝养脐。

不觉困来寻短梦,偶逢佳处入新题。何时更到园林寺,看遍峰峦处处低。

重阳后雪寄马柔克

金朝赵秉文

朝来飞雪白模糊,城郭山川入画图。一色乾坤还太素,万家楼阁化清都。

狐裘貂帽将军骑,金帐羊羔太尉姝。何似吾家正清绝,晓窗吟撚冻髭须。

杨秘监画高士过关图

金朝赵秉文

三生自是竹林游,写出荒寒意外愁。世事尽如翻著袜,人生刚笑倒骑牛。

关山风月诗千首,富贵豪华土一丘。独有文章磨不得,至今图画想风流。

赋雪和张子野巡字韵

金朝赵秉文

翰林风骨玉为神,天遣檐花送酒巡。侍从骅骝应白凤,神仙官府不红尘。

悬知颍尾风流旧,不及鳌头句法新。天上玉堂谁得见,风光衮衮笔头春。

寄怀

金朝赵秉文

不问山林与市朝,大都鹏鴳各逍遥。归心老去投林鸟,壮志春来挂壁弨。

坐处工夫惟易可,闲中日月以琴消。十年镜里功名事,白发年来渐不饶。

辕门不寐

金朝赵秉文

萧萧传柝月三更,欹枕辕门听鼓声。战马不肥淮甸草,征人愁望历阳城。

兵戈荏苒音书绝,行李萧条虮虱生。早晚楼船下扬子,满天风雨洗蛮荆。

登友云亭

金朝赵秉文

友云飞观郁崔嵬,落木萧萧听者哀。九日朱弦和雁断,开年黄菊费诗催。

淮天雨露橙千里,梁地风烟酒一杯。此日此生人共醉,明年重健与谁来。

酷暑二首 其二

金朝赵秉文

石枕绳床夏簟藤,慢肤终日厌歊蒸。梦飞楚泽三千里,人在秦楼十二层。

松顶露凉时警鹤,山房泉冷独输僧。人间膏火鏖城市,世外清凉胜饮冰。

寄王学士

金朝赵秉文

寄语雪溪王处士,年来多病复何如。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

李白一杯人月影,郑虔三绝画诗书。情知不得文章力,乞与黄华作隐居。

酷暑二首 其一

金朝赵秉文

林鸦开咮忘飞腾,天地为炉万象蒸。冰井汤鏖几千尺,塔铃风閟十三层。

梦魂正绕云帆客,画本閒临雪麓僧。一枕雨窗惟静胜,不须赤脚踏层冰。

三台怀古

金朝赵秉文

人道奸雄君似鬼,奸雄我道鬼输君。身犹北面魏基建,骨入西陵汉鼎分。

贪与卯金成舜禹,不知典午笑桓文。清漳不洗前朝恶,日绕三台送夕曛。

棕扇

金朝赵秉文

犀甲龙鳞倚半空,抱归掌握自清风。山精附木须髯古,回禄煽炎尾鬣红。

何处青蝇千里外,向来白羽一挥中。水边石上应须此,乞与文园病肺翁。

杂兴十首 其三 翠微轩

金朝赵秉文

千里风烟栋宇间,地形西去接松关。尊前奚霫来朝地,云外幽营不断山。

故垒芜城人物换,断云落日古今闲。百年兴废人空老,水自东西鸟自还。

杂兴十首 其二 南园

金朝赵秉文

黑山潢水解弓刀,茅屋朝来听伯劳。万里马辞边雪苦,一声雁拂朔云高。

关山落日家何在,诗酒春风气尚豪。试上荒城望乡国,重来清镜镊霜毛。

琵琶岭

金朝赵秉文

晓拂朱栏满袖风,支颐吟望翠微中。薄云漏日岩开碧,浅露离花涧滴红。

马散平坡临水聚,人来盘路到山穷。子云老大无才思,懒赋长杨五柞宫。

扈跸万宁宫

金朝赵秉文

一声清跸九天开,白日雷霆引仗来。花萼夹城通禁籞,曲江两岸尽楼台。

柳阴罅日迎雕辇,荷气分香入酒杯。遥想薰风临水殿,五弦声里阜民财。

送张仲山

金朝赵秉文

千山飞雪白硙硙,袖里吟鞭送客来。须出冰霜年貌改,眼藏狐貉语音猜。

风吹阴磴鱼鳞卷,日曝阳坡龟兆开。北去人烟山店远,且煨新火煖离杯。

和林卿锦波亭韵

金朝赵秉文

使君兴寄本翛然,爱此澄波清且涟。杨柳阴中黄鸟地,芙蓉香底白鸥天。

凉通帘幌风生座,露浥琴尊月满船。相见仙裾乘一叶,恍疑太乙下云边。

庚申元日

金朝赵秉文

一从禁苑别花塼,四度山城自作年。愁里椒盘双泪落,坐中岁酒几人先。

此心不动吾何敢,老去知非理固然。白发无儿何足道,且收见在斗尊前。

松声

金朝赵秉文

飞廉作意怒髯龙,万壑千岩气象雄。独鹤梦中摇夜月,七弦徽外寄秋风。

石坛醮罢支筇里,天竺斋馀隐几中。想见纷纷吹子落,山堂一枕耳偏聪。

连云岛望海

金朝赵秉文

壮观天东第一游,晓披绝岛寄冥搜。烟中熊岳随潮没,天际辽江入海流。

地绝四维那辨树,风来万里忽通舟。我从析木西南境,回望中原四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