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崔与之的诗 > 送洪旸岩赴班

送洪旸岩赴班

[宋代]:崔与之

法吏了繁剧,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两长,远到须器识。

昔在晋魂公,曾此趋幕职。

一逢龚庄敏,期以柱天极。

紫微得夫君,嘉禾乏栽植。

广城底山川,融结此英物。

精神天独饶,醉盎春可即。

读书细妍磨,作文工组织。

庭隅立两造,片言分曲直。

疾顽戒已甚,争事退如默。

武库物兼蓄,沧海蠡莫测。

同僚总称好,载路誉声塞。

五羊书筵重,济物多阴德。

荣通付傥来,荐剡岂求得。

薰凉快马耳,汗漫捧鹏翼。

归装可对人,南物毫不殖。

二同羞著我,握手倒巾帻。

幽棲泉石边,喜在文溪侧。

平章诗浩荡,指点棋黑白。

此乐竟何如,满怀春拍拍。

咳唾落珠玑,襟期重胶漆。

高诵归去辞,永守兔完册。

焉知暮岁后,苦被功名迫。

终能幡然起,行矣各努力。

长途希树阴,萧邸谨服食。

悬知风月宵,定启山失忆。

崔与之简介

唐代·崔与之的简介

崔与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 ► 崔与之的诗(47篇)

猜你喜欢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

郭谏臣

乱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径,松风扫白云。

遥趋南赣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旧使君。

偈颂六十五首

宋代释普济

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

知府黄龙图

宋代刘弇

由来昭武胜天台,淑气俄钟命世材。天上月华方摄兔,人间春色已先梅。

长庚梦白真无敌,嵩岳生申世有开。直恐龙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来。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

明代方孝孺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鹊桥仙 七夕雨

明代俞彦

珠蕊初翻,银河乍满,风浪其间惯历。须信来宵忆此宵,总迢递、应强寥寂。

无赖封姨,多情乌鹊,毕竟佳期还觅。别离岁岁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

代柬谢袁兄

宋代刘宰

渔樵并舍两相忘,三径回看久就荒。只有生平真活计,湖光万顷接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