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宿临安净土寺
和子瞻宿临安净土寺。宋代。苏辙。 四方清净居,多被僧所占。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家居每纷薄,奉养出寒欠。昔年旅东都,局促吁已厌。城西近精庐,长老时一觇。每来获所求,食饱山茶酽。尘埃就汤沐,垢腻脱巾韂。不知禅味深,但取饥肠餍。京城苦烦溷,物景费治染。吴都况清华,观刹吐光艳。石矼度空阔,泉溜泻深堑。经过未足多,终老应长歉。
[宋代]:苏辙
四方清净居,多被僧所占。
既无世俗营,百事得丰赡。
家居每纷薄,奉养出寒欠。
昔年旅东都,局促吁已厌。
城西近精庐,长老时一觇。
每来获所求,食饱山茶酽。
尘埃就汤沐,垢腻脱巾韂。
不知禅味深,但取饥肠餍。
京城苦烦溷,物景费治染。
吴都况清华,观刹吐光艳。
石矼度空阔,泉溜泻深堑。
经过未足多,终老应长歉。
四方清淨居,多被僧所占。
既無世俗營,百事得豐贍。
家居每紛薄,奉養出寒欠。
昔年旅東都,局促籲已厭。
城西近精廬,長老時一觇。
每來獲所求,食飽山茶酽。
塵埃就湯沐,垢膩脫巾韂。
不知禅味深,但取饑腸餍。
京城苦煩溷,物景費治染。
吳都況清華,觀刹吐光豔。
石矼度空闊,泉溜瀉深塹。
經過未足多,終老應長歉。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宋代:
吕南公
朱栏跨略彴,孤绝东山口。不见客忘归,华标字如斗。
轩轩六龙辔,不醉云间酒。何以赠游人,松声杂鸣溜。
朱欄跨略彴,孤絕東山口。不見客忘歸,華标字如鬥。
軒軒六龍辔,不醉雲間酒。何以贈遊人,松聲雜鳴溜。
宋代:
章甫
置身高踞澄台上,放眼遥空碧海中。不使一层楼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穷。
龙门倒射沧溟日,蜃气消沉岛屿风。浩淼流波归巨壑,茫茫大半是朝东。
置身高踞澄台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裡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元代:
陈基
早春相见又经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见玉山问消息,荔浆何日寄江楼?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宋代:
苏辙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岩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清代:
屈大均
怀中保子二龄馀,弄尔西窗旧读书。我指卿卿新画像,可怜未解泪沾裾。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
薛似宗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
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
遠沖風雪渡錢塘,欲趁春風到故鄉。
百歲報劉知日短,一身許國喜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