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唐代。杜甫。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唐代]:杜甫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曾城有高樓,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達開四門。
雖有車馬客,而無人世喧。遊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時秋冬交,節往顔色昏。天寒鳥獸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萬感集清尊。豈伊山川間,回首盜賊繁。
高賢意不暇,王命久崩奔。臨風欲恸哭,聲出已複吞。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
宋代:
李弥逊
不寄斜封岁已馀,那闻异县更移居。
羁怀易动野马也,归梦自成胡蝶与。
不寄斜封歲已馀,那聞異縣更移居。
羁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
近现代:
黄福基
老树酣风零叶下,土盆冻裂梅偃亚。密云酿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无罅。
欲暝不暝鸦乱翻,飘镫小阁初入夜。山泉汤鼎炉火红,打窗碎听琉璃泻。
老樹酣風零葉下,土盆凍裂梅偃亞。密雲釀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無罅。
欲暝不暝鴉亂翻,飄镫小閣初入夜。山泉湯鼎爐火紅,打窗碎聽琉璃瀉。
:
弘历
欲拟山如画,犹虞画不如。迎人先洗壒,泽物不分樗。
风势雄偏爽,云容澹自舒。须臾晴旭朗,新黛入烟疏。
欲拟山如畫,猶虞畫不如。迎人先洗壒,澤物不分樗。
風勢雄偏爽,雲容澹自舒。須臾晴旭朗,新黛入煙疏。
明代:
何巩道
未得理归棹,还栖江上楼。钟疏遥隔水,寒浅尚疑秋。
月色从今满,江声自古流。夜乌啼不住,知是宿城头。
未得理歸棹,還栖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唐代:
全祖望
岿岿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大涤洞天,时雨沾益。
虽复桃李,亦生骨力。书带环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脉。
巋巋石翁,霜松雪柏。冶春之姿,非我阡陌。大滌洞天,時雨沾益。
雖複桃李,亦生骨力。書帶環之,懋昭明德。不言成蹊,同岑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