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其三 赠轻轻
千秋岁引 其三 赠轻轻。清代。樊增祥。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怕见江南合欢树。梨花影似娉婷女。娉婷泪似梨花雨。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妾自傍鸳鸯湖畔住。郎自向凤凰山畔去。试问银河几时渡。有情总被无情负。负情悔被多情误。欲往愬。休往愬。天怜汝。
[清代]:樊增祥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怕见江南合欢树。梨花影似娉婷女。
娉婷泪似梨花雨。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
妾自傍鸳鸯湖畔住。郎自向凤凰山畔去。试问银河几时渡。
有情总被无情负。负情悔被多情误。欲往愬。休往愬。
天怜汝。
綠波南浦,一段銷魂賦。怕見江南合歡樹。梨花影似娉婷女。
娉婷淚似梨花雨。曲欄幹,深院宇,愁來路。
妾自傍鴛鴦湖畔住。郎自向鳳凰山畔去。試問銀河幾時渡。
有情總被無情負。負情悔被多情誤。欲往愬。休往愬。
天憐汝。
唐代·樊增祥的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诗(419篇) 〕
:
刘崧
故人东去维扬日,学士亲题送别诗。一代风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传大府承簪笔,犹滞沧江理钓丝。寂寞旧游临汝曲,秋风雕鹗起遐思。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别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滞滄江理釣絲。寂寞舊遊臨汝曲,秋風雕鹗起遐思。
清代:
延君寿
烟散前林霁,茅檐罢午炊。雨多收稼晚,鸦乱定巢迟。
糁米田家饭,《豳风》壁上诗。愿将归隐意,说与牧羊儿。
煙散前林霁,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糁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願将歸隐意,說與牧羊兒。
清代:
洪亮吉
好因鲂鲤答枯鱼,总觉蛩蛩念巨虚。白日怀人当槛坐,红云羡尔对江居。
身名莫笑中条叟,乡里须乘下泽车。丙舍一椽松数尺,未妨他日访吾庐。
好因鲂鯉答枯魚,總覺蛩蛩念巨虛。白日懷人當檻坐,紅雲羨爾對江居。
身名莫笑中條叟,鄉裡須乘下澤車。丙舍一椽松數尺,未妨他日訪吾廬。
明代:
凌义渠
岂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拣入市,败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谁堪裛蹠香。我私忍便弃,慈母泽难忘。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
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
元代:
曹伯启
讲明圣学远方来,仁宅居安义路开。多少红尘名利窟,岁时相遇只衔杯。
講明聖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隻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