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宋代。朱熹。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宋代]:朱熹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浩浩長江水,東逝無停波。及此一回薄,湖平煙浪多。
孤嶼屹中川,層台起周阿。晨望愛明滅,夕遊驚蕩磨。
極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不複車馬迹,唯聞榜人歌。
我願辭世紛,茲焉老漁蓑。會有滄浪子,鳴舷夜相過。
唐代·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 朱熹的诗(1187篇) 〕
明代:
李攀龙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明代:
张以宁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清代:
申涵昐
仗剑从戎去,堂留绿野虚。园丁晨扫径,奴子夜烹鱼。
灞上谁开垒,西湖正跨驴。清时无战伐,卫霍有闲居。
仗劍從戎去,堂留綠野虛。園丁晨掃徑,奴子夜烹魚。
灞上誰開壘,西湖正跨驢。清時無戰伐,衛霍有閑居。
清代:
郑孝胥
新凉有味在秋灯,悦耳风蝉得未曾。祇蹈贪凉宜蚤睡,因凉引睡却堪憎。
新涼有味在秋燈,悅耳風蟬得未曾。祇蹈貪涼宜蚤睡,因涼引睡卻堪憎。
宋代:
曾几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
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
屋角羲娥轉兩輪,今朝水帝又司辰。
山家嘗稻知良月,野徑尋梅見小春。
宋代:
刘辰翁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
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
入夏可曾晴,陰陰衆綠成。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荷邊蒲猗傩,桑外筍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