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莽
词语解释
伏莽[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最近近义词查询:
兴隆的近义词(xīng lóng)
完美的近义词(wán měi)
前面的近义词(qián miàn)
类似的近义词(lèi sì)
美名的近义词(měi míng)
受苦的近义词(shòu kǔ)
还是的近义词(hái shì)
部分的近义词(bù fèn)
废弃的近义词(fèi qì)
逊色的近义词(xùn sè)
若是的近义词(ruò shì)
体裁的近义词(tǐ cái)
冒充的近义词(mào chōng)
评论的近义词(píng lùn)
健康的近义词(jiàn kāng)
出现的近义词(chū xiàn)
实在的近义词(shí zài)
相同的近义词(xiāng tóng)
取代的近义词(qǔ dài)
威风凛凛的近义词(wēi fēng lǐn lǐn)
自身的近义词(zì shēn)
如何的近义词(rú hé)
探索的近义词(tàn suǒ)
剖断的近义词(pōu duàn)
巧合的近义词(qiǎo hé)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